毫无疑问,早在很古老的时代,斯拉夫族的居民就已居住在莫斯科地区。在斯拉夫人之前,这里居住着人数很少的远古居民,他们大概与梅里人有亲属关系。关于他们居留的技艺保留在一些河流的古老名称中,早在他们的远祖猎人和渔人们创造独特的多坑洼的梳状陶器新石器时代文化时,他们就已住在这些河流的沿岸了。——《俄罗斯统一国家的形成》

人口红利

值得注意的是,莫斯科在周围还都是小村子的时候,她就已经拥有一个小城的规模了。蒙古人入侵后,拔都也没有放过这座默默无闻的小城,一把火将其烧成了废墟。但就像坚韧的斯拉夫民族一样,莫斯科也顽强的重建了起来,人们从四面八方重新汇聚到莫斯科,砍伐树木,搬运木材,在莫斯科小城的废墟上重新修筑起了更加坚固的围墙和更高更大规模的建筑群。

应该说,莫斯科公国的崛起,蒙古人还有意无意地帮了忙。从年~年的30年间,蒙古人的进攻引起了许多罗斯百姓的外出逃亡,他们从被毁坏的村子离开,纷纷迁入到相对安全和平静的莫斯科城内,莫斯科的居民人数由此直线增多。除了百姓之外,从罗斯托夫、穆罗姆、契尔尼戈夫、基辅和沃伦等地的名门望族纷纷带着家人、家仆、仆从、亲兵等人浩浩荡荡的迁移到了莫斯科城。

此时,莫斯科的人口红利迅速扩大开来,森林和其他资源得到了更有效的开采,废地变成了耕地。莫斯科一跃变成了相对富有和人口稠密的公国,市民和农民向莫斯科大公缴纳赋税,提供兵役,莫斯科公国的农业、商业、手工业开始全面蓬勃发展。

正如苏联与文学家的著作所指出的,到14世纪时,确切些说,到14世纪后半叶时,大俄罗斯语言开始形成,尽管当时的大俄罗斯语言还包含有各种成分,还分为互相颇为不同的多种方言,但已是统一的大俄罗斯语。——《俄罗斯统一国家的形成》

地缘政治

莫斯科的崛起绝对不是偶然的,她优越的地理位置也为其崛起铺平了道路。莫斯科是什么地理位置?是处在一个被包围的位置中,她的北面,诺夫哥罗德共和国和普斯科夫公国帮助其抵御北方十字军和瑞典人的侵略,梁赞公国帮他抵挡了蒙古人的数次进攻,西边的斯摩棱斯克公国还在和立陶宛大公国死磕,只有新生的莫斯科公国被几位大哥安全地围在中间,这给了她宝贵的外交优势。

而且从纯粹地缘政治上看,当时的几个大城市,如普斯科夫、诺夫哥罗德、梁赞等都处在东斯拉夫民族政权的边缘地区。只有莫斯科城,如众星拱月般处在正中间的位置。没有别的城市能替代莫斯科在俄罗斯民族政治环境里的最中心地位,与之相比,莫斯科有点像是中国的武汉,九省通衢的交通要道。

贸易优势

当一个地点处在一个大地区的正中心位置时,他就非常容易成为这个地区东西南北贸易往来的必经之路,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贸易中心。莫斯科城是伏尔加河与奥卡河的河间地区中心,周边各大河流的支流星罗棋布。从诺夫哥罗德产出的毛皮和铁矿可以顺流而下进入莫斯科,立陶宛、波兰、里加、斯摩棱斯克的商品经陆路也必然会经过莫斯科流动。

14世纪,随着政局的稳定,莫斯科的商业地位坐火箭般的上升。莫斯科公国陆续与诺夫哥罗德、梁赞、特维尔都签订了有益于商业活动的契约。到14世纪末期,莫斯科已经成为东斯拉夫政权中仅次于诺夫哥罗德的商业大国。蓬勃发展的贸易自然会产生更多的收入,最大的受益者自然是莫斯科的统治者。

政治态势

抛却诺夫哥罗德这个相对独立的政体,莫斯科还算是整个罗斯诸国中的宗教中心,罗马教会向莫斯科派去了主教。莫斯科越来越清楚的意识到该怎么对付那些蒙古人,在莫斯科的号召下,各地公国渐渐放弃内讧,转而都在以令蒙古人安心的驯服的姿态默默积攒实力。

罗斯诸公国的实力与日俱增,与之相对的是蒙古人在长时间的享乐后,战斗力和统治力都呈现不可逆的下滑趋势。可以想见,在并不遥远的未来,在一场决定性的旷世大战中,蒙古人的统治将迎来毁灭性的打击。

让我们重新拨动时间链条,回溯到13世纪末与14世纪交接的时刻,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莫斯科迎来了她历史命运的转机。从强大的诺夫哥罗德共和国风尘仆仆的行来一队人马,为首的男人将会把莫斯科正式送上历史舞台。

丹尼尔这辈子做了两件事,第一:他在普热斯拉夫击败了由蒙古人支持的梁赞公国的侵略,虽然这不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胜利,但这是第一次在正面战场上击败蒙古人的事迹,为东斯拉夫民族的独立吹响了第一声号角。第二:丹尼尔通过种种政治外交手段,将莫斯科从他个人的领地升格到了独立的公国地位,也算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了。

丹尼尔一世的儿子,尤里·丹尼洛维奇(YuriyDanilovich~后世称为尤里一世)成为了第二任莫斯科公国的统治者。尤里一世的统治充斥着斗争和阴谋,他周旋于蒙古人、梁赞公国和瑞典人之间,他在位期间的最大功绩就是获得了与瑞典人战争的胜利,并且在年签订了诺特伯格条约(TreatyofNoteborg),彻底确立了双方边界。

尤里一世死后,他的弟弟伊凡一世·丹尼洛维奇继承大公之位。他的统治,让莫斯科的崛起向前迈入了大大的一步。

在他哥哥尤里死后,伊凡继位,称莫斯科王公。伊凡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争取宗教势力的支持,他和莫斯科主教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将主教的讲坛迁到了莫斯科。从这时起,教会与莫斯科大公的政治联盟得以稳固了下来,这在将来莫斯科大量吞并周围公国时对她给予莫大的帮助。

此时的伊凡很愁,因为全罗斯的大公称号现在是在他的死敌,也就是特维尔王公手上。但仿佛是上天保佑新生的莫斯科公国,很快,特维尔自己就出事了。事情的起因是蒙古人往特维尔派去了一队使臣,然而这些出使特维尔的蒙古人仗着自己的身份,在特维尔公国内欺男霸女,随意抢劫,搞的特维尔的百姓是敢怒不敢言。

有一天,蒙古使臣在街上闲逛,突然看到一匹健壮漂亮的好马,当即不由分说的过去要把马抢走。马主人哪里肯干?他大声呼喊求救,这一下就引燃了导火索。特维尔百姓苦蒙久矣,压抑的怒火如火山爆发般喷涌而出,暴乱发生在瞬间。手持农具和简单武器的特维尔人把城内的所有的鞑靼人驱赶到城内的一个角落,一个不留的全部杀死。月即别汗被激怒了。

一开始,月即别的是打算让整个罗斯都承受大汗的怒火,但一个男人的到访打消了他的这个想法,这个男人就是莫斯科王公伊凡一世。伊凡正在家溜达的时候,听到特维尔起义的消息,他大吃一惊,马上快马加鞭的赶到了大汗的宫廷。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引导大汗将他的怒火倾泻在自己政敌特维尔公国身上,而不要殃及整个罗斯。

奴颜婢膝也好,溜须拍马也罢,伊凡获得了大汗的充分信任,并且被命令和苏兹达尔王公一起率领50,蒙古大军讨伐特维尔公国。这称得上是一箭双雕的计策,伊凡即赢得了大汗的信任,同时还消除了自己的政敌,也许在别人看来伊凡的作为几乎称得上是罗斯奸,但历史将证明,伊凡是一个能伸能缩的人,而这种人往往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桀骜不驯的特维尔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大批俘虏作为劳动力被伊凡运到了莫斯科城。

卡利塔(伊凡)以摧毁特维尔作为代价拯救了莫斯科,拯救了整个罗斯。——《俄罗斯同一国家的形成》

年,在大汗的许可下,伊凡受封为罗斯大公。

同年,伊凡决定对尚不服从自己的普斯科夫公国动手,一开始他派遣大军征讨,但普斯科夫军民齐心,伊凡碰了一鼻子灰。还记得本篇一开始说的,伊凡和教会的关系很好吗?这里派上用场了,莫斯科主教公开绝罚了普斯科夫王公。这一招用的简直太狠,普斯科夫王公没有被刀剑打败,教会的一张纸使得王公被迫离开普斯科夫,逃亡西边的邻国立陶宛。普斯科夫终于承认了伊凡的统治。

天才政治家伊凡

这个时候,我们不得不提到立陶宛大公国,此时的立陶宛正处于上升期,她的统治者就是奥尔盖德(Algirdas生~卒执政-)。奥尔盖德是何许人也?他的第四个儿子名叫约盖垃,后来这个儿子继承了立陶宛大公之位,还娶了隔壁波兰王国的女王雅德维嘉促成了波兰-立陶宛邦联。不用我多说了吧,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瓦迪斯瓦夫二世·雅盖沃。

尽管地理位置非常接近,但立陶宛人和斯拉夫人没有任何关系。

此时的立陶宛大公国实力比较强大,切有较强的扩张欲。她一直在试图向东方扩张,想要趁着罗斯人被蒙古人统治时分一杯羹。这个时期的罗斯的政治局面有点复杂,一方面,伊凡试图统一整个罗斯的野心刚刚燃起,北面的诺夫哥罗德共和国对伊凡趋向中央集权的风格非常反感,这使得前者甚至不惜借助立陶宛的力量反抗伊凡的进逼。另一方面,刚刚被赶走的特维尔王公又借着立陶宛的帮助重新回到了普斯科夫,摆在伊凡面前的是一道更加棘手的难题。

但伊凡用他的手段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真正优秀的政治家。

年,伊凡已经是名义上的诺夫哥罗德王公,而诺夫哥罗德非常反感这位热衷中央集权风格的人,各种反对他的统治。伊凡此前得到大汗的信任在这里发挥了很大的功效,他从大汗那里得到了以汗的名义收取贡税的权力,注意,这里非常重要,这意味着从此之后,莫斯科大公在罗斯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极大提高,这些贡赋也极大的增强了莫斯科公国的实力。诺夫哥罗德人拒绝向伊凡缴纳更多税收后,伊凡便以罗斯老大哥的身份召集大军前去讨伐前者。诺夫哥罗德自知实力悬殊,不惜去立陶宛搬救兵,但悲催的是,不仅被立陶宛人劫掠了一番,最后战争依然失败了,年,伊凡重新成为了诺夫哥罗德王公。

年,伊凡借助大汗的命令迫使之前的普斯科夫王公前去觐见,等他一到,伊凡立刻将其斩杀。伊凡的手段雷厉风行,事儿办得干净利落。

伊凡的野望

作为一个东斯拉夫人,伊凡何尝不想把这些可恶的蒙古鬼子赶走,可惜莫斯科公国的力量暂时不能和鼎盛时期的金帐汗国对抗。想要把蒙古人赶走,必须要统一所有的罗斯公国,要建立一个和蒙古人一样的中央集权国家,只有把所有权力集于一身,才能发挥这个国家能动员的大部分力量,才有资格和强大的蒙古人在战场上一决雌雄!

俄国的集权政府形态就是在这种残酷的历史情境下被迫开始的。我们往往苛责后来的沙俄过于专制集权,但如果伊凡这代人不这么做,那么东斯拉夫民族就不知道要在蒙古人严酷的统治下承受多久悲惨的命运了。没有凭空出现的所谓民族性格,任何历史事件,都有着必然的客观历史逻辑,希望大家能理解这一点,这非常重要。——沃·兹基硕德

伊凡是一个头脑清醒,眼光长远的人,这体现在他与金帐汗国的关系上。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月即别汗不是白痴,作为一个同样老谋深算的政治家,他不可能容忍自己统治下,有人试图进行任何程度的统一事业,包括伊凡。但为什么他没有阻挠伊凡的各种整治行动,原因很简单,在他看来,伊凡实在太恭顺,太忠诚了,堪称是铁杆罗斯奸。

伊凡一方面要偷偷的,用最委婉最不激进最不引人瞩目的方式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和实力,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手段忽悠那些监视他的蒙古人。一个最高明的骗子,就是把事实的一半,甚至一多半告诉你,你不得不相信他,因为他说的确实是真话。那么伊凡是怎么把蒙古人忽悠瘸了的呢?很简单,蒙古人想要罗斯诸国继续分裂,那伊凡就帮蒙古人挑起罗斯诸国王公的更多内讧,在不引发大规模战争的情况下削弱除了莫斯科公国以外所有公国的实力。

在伊凡的努力下,大汗看到的是一个兢兢业业不遗余力坑害自己同胞的蒙古人的走狗,一个隔三差五给自己赠送昂贵礼物的忠实奴仆,因此他也就渐渐的放宽了心,以更加温和的方式统治着罗斯。而伊凡也利用蒙古人给他撑腰,往自己身上收取更多的权力和利益。

伊凡在位时期,通过高效的集权手段,罗斯诸国基本没有爆发很大规模的战争。伊凡在分裂罗斯诸国的同时,也可以做到有意识的控制这些国家。换句话说,伊凡想让他们分裂就分裂,不想的话可以随时合并。同时,他明里暗里减免了许多苛捐杂税,提高行政效率,可以说,罗斯在蒙古人入侵的年后再伊凡的努力下开始重新恢复了起来。

马克思指出:莫斯科王公伊万得以夺去了许多公国,并取得凌驾于其他王公之上的最高权力。同时必须注意到,这里所说的并非直接夺取各公国,而是说她们加入了莫斯科公国的政治体系。——《俄罗斯统一国家的形成》

伊凡在年3月去世,他是真正一流的政治家,用外交和政治手段达成了用武力无法完成的成就。他奠定了后世莫斯科大公国统一俄罗斯的政治基础,对俄国的贡献是开创性的。

伊凡去世后,其子谢苗继位。谢苗深得他爹伊凡的真传,统治风格和整体的策略是如出一辙的。谢苗依然保持了对蒙古大汗的效忠,依然保持和巩固了莫斯科大公对全罗斯的掌控,依然保持了莫斯科公国实力的稳定增长。

如果非得要找出谢苗身上的不同点,那就是他死的不同……谢苗先生36岁就去世了,原因是席卷欧洲的黑死病,不光是他,他的兄弟安德烈和两个儿子也死于黑死病。

谢苗死后,他的儿子伊凡二世在年4月27日继位,在同年11月13日,同样因黑死病去世……如果说伊凡二世给俄国做了什么贡献,那就是他生下了长子迪米特里,在库里科沃之战驱除鞑虏的英雄。从这位猛男开始,莫斯科公国将拔地而起,一飞冲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dechenga.com/ldcls/10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