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皮治疗白癜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818/5635135.html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但是其激烈程度绝不亚于沙场比拼。不过让人唏嘘不已的是,斗争的双方竟然是曾经的亲密战友,旧将与老帅,新帅与员工,围绕着股权正上演着一出爱恨情仇交织的戏剧,欺骗与忠诚,利用和被利用,故事似乎刚刚开始,结局到底如何,值得期待……

第一部分:不断升级的股权争斗

围堵股东大会

5月22日上午8点,济南的温度已经高达27摄氏度,在济南长清区崮山镇中国山水水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水水泥)总部的大门口前,站满了约多号人。

他们头戴小红帽,拉着长约20米的横幅,呼喊着口号,要维权。而维权的对象竟然是他们的老东家山水水泥。

此外,他们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山水投资的股东,而山水投资是山水水泥的第二大股东。一道推拉门成为阻挡他们进入这个曾经熟悉的办公楼的障碍。“不让进,你没看到门前的这些穿黑衣服的人吗,他们拦着,门卫也不开门,我们只能在这里堵着。”现年67岁的维权代表刘现良显得颇为无奈。

上午9点,两辆大巴车停在了山水水泥的对面,从车上又走下来近80个“小红帽”,“我们是从潍坊来的,都是山水水泥的员工,来维权,来讨要说法。”

上午9点半,记者的采访要求被山水水泥驳回,而彼时,山水水泥年股东大会正在公司4楼会议室如期举行。

按照4月16日山水水泥发布的公告,本届股东大会主要审议年财报、委任陈学师等人作为新任董事,并决定发行新股、回购不超过10%股份等重大决议。。

此时的山水水泥的股东结构是,天瑞集团持股28.16%,山水投资持有25.09%股权,亚洲水泥持有公司20.90%股权,中国建材持股比例为16.67%;公众持股比例仅为9.18%。

“我们今天早上7点就过来了,只看到张才奎进来,没有见到天瑞、中建材等方面的人来。”一位维权高管告诉记者,他们这些维权代表没有一人被获许,因此并不知道股东大会的具体情形。

港交所22日晚间22点14分钟的公告,让这些维权代表感到欣慰。“股东大会基本上投出了我们满意的票,张才奎重新组建董事会的愿望落空了。”刘现良说。

当日公告显示,委任王坚、陈学师、曾学敏为懂事的议案没有通过,发行新股、回购股份等事项也未获通过。

不过,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张斌父子仍然把持山水水泥的董事会,还控制着山水水泥。“张才奎下台这是迟早的事情,毕竟这次股东大会没有将罢免张才奎父子列入议程,不过我们之前的诉求已经达成。”

据维权代表宓敬田介绍,“按照程序,托管令生效后我们就要改组山水投资董事会,然后联合大股东提议召开上市公司临时股东大会改组董事会。所以22日的股东大会即便做出决议也是无效的。不过,从22日的结果来看,朝着我们预期的结果发展。”

宓敬田所指的托管令是今年5月20日香港高等法院批准维权员工方提出有关接管5批诉讼涉及山水投资共股份的申请,此举意味着第三方可以接管山水投资这43.28%的股份,山水水泥的实际控制人张才奎将丧失对公司的控制权。

恼人的股权代持

要想弄清山水水泥职工维权的根源,必须要厘清山水水泥股权结构的变迁。

资料显示,山水集团前身为济南建材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年,由济南市建材工业局发起设立,当时张才奎任建材局局长、党委书记。0年6月,建材集团更名为济南山水集团有限公司,当时为济南市国资委下属的国有企业。

1年8月,济南山水集团出资万元,与名济南山水集团职工以现金集资入股的方式,成立济南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因股东数量众多,职工股权以9个自然人代持的方式注册,与当时国有企业性质的济南山水集团并列运行。

济南创新投资和济南山水集团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在国有企业济南山水集团的庇护下,创新投资迅速发展,3年增资扩股到1亿余元,股东人数也增加为人。

到了4年,创新投资用股东分红的资金,同时注册成立济南山水立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济南山水建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目的就是为收购济南山水集团的全部国有资产,由此完成山水集团的整体改制。创新投资后又更名为济南山水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后再次更名为山东山水水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山东山水)。经过山东山水与济南山水集团的有效资产并购,主要资产5年基本全部集中到山东山水的框架中,并准备上市。

5年4月,山水集团为筹备香港上市,在香港注册中国山水投资有限公司,公司股权全部由管理层股东持有,注册人也由原来山东山水的9名代持股东变成了9个显名股东。同年11月,山水投资与三家外商合资组建中国山水(香港)有限公司,山水投资出让49%的股权融资万美元。同时,根据香港红筹上市要满足注册地在海外、资产在内地的要求,中国山水香港又设立先锋水泥,由先锋水泥收购全资山东山水。由此,山东山水完全变为外商独资企业,并于8年7月赴港上市。

8年4月,山水集团香港上市前夕,名职工股东(除九名注册登记股东外)被要求在张氏、李氏于英属维尔京群岛设立的信托确认函上签字,这时职工股东的身份摇身变成了所谓的信托受益人。

根据香港律师的说法,“职工与张氏、李氏签署的为非固定信托。意即张氏、李氏作为有关信托之信托人拥有絶对自行决定权,包括处置有关信托资产作为己用,分文不分配给个别员工。”

这才引起了职工的维权风波。

少帅风波恶

山水水泥现任董事长张斌是是前任董事长张才奎的儿子,他是在年8月的时候接任张才奎成为山水水泥的总经理,人称“张少帅。”

梳理2年来山水水泥离职高管和员工的“维权之路”,记者发现双方矛盾的爆发点似乎就是在张斌上位之时,导火索是高官们的集体辞职。

年初山水水泥高管董承田、于玉川、赵永魁、宓敬田、赵利平集体向张才奎提出辞职,理由是,“近年来,我们感到越来越跟不上您的思路,对新的管理机制和方式也越来越不适应,加上长期超负荷工作,疾病缠身,深感力不从心。”这是5月19日山水水泥党委书记陈学师提供给记者的一份《辞职报告》复印件里的内容。

在辞职前,上述5人均是山水水泥的高管。公开资料显示,董承田是集团副总、执行董事,于玉川是集团副总、执行董事,赵永魁是集团副总、财务总监,宓敬田是集团副总,赵利平担任集团副总。

陈学师告诉记者,张斌上任后,对山水水泥的管理机制进行了调整,“将物资采购和财务权集中至集团公司,直接掐断了上述这些人的财路,他们感到不适应,没法贪污受贿了,所以他们集体辞职。”

上述几位高管在接受记者采访也承认,张斌上任后确实搞了这些措施,但是情形绝对不是陈学师所讲的那样,“我们是怕背黑锅,大宗物资采购都需要我们签字的,但是我们不知道实情,要是签了的话,是要负责任的,弄不好还会被送进局子里去,所以我们不敢。”

在辞职信的最后,这些高管表示:“至于股份,相信张书记能公平公正妥善处理。”

资料显示,董承田持股股,占比4.18%、于玉川持股股,占比4.35%、赵永魁持股股,占比2.77%、宓敬田持股股,占比1.、赵利平股,占比3.05%,。在就是李茂桓持股股,占比1.53%。

4年10月,济南山水集团赶上了中国第一轮国企改革,拟定出改制民企、引入外国投资者,从而海外上市的战略规划。经过改制,职工集资而建的山东山水与摩根士丹利公司、鼎辉投资和国际金融公司三家外资共同成为了济南山水集团的股东,并于8年成功在香港上市。

根据当时香港法律规定,股份公司股东人数不能超过50人。由此,投行为之设计了一个由9名高管组成的股份公司。山水水泥名职工股权以张氏信托和李氏信托的形式由张才奎和另一高管李延民代持。后来,李延民退休,所有股权均转交张氏信托。根据年报披露,年后张氏信托持有股份为81.74%,其中张才奎占股13.18%。

就是这些股份,成为纠结在张才奎和前任高管们之间的症结。其实在年的时候上述5名高管和张斌就股份回购事宜已经达成了具体协议。

据维权高管透露,“我们辞职后张先是百般哀求,包括年春节,让张斌给两位高管下跪!我们不为所动。为后来又提出“严守秘密、平稳过渡”让我们噤声。并主动提出解决我们辞职信中提到的股份问题。这段话就是张斌当时反复提的,但仅限于口头,从来没有签任何文件!之后,张反悔。4月26日,我们回信提及,感到意外。因为他又一次出尔反尔。

在陈学师提供给记者的一份年4月26日的材料上,双方协商的内容主要包括:按我们的股份折合上述公司市值回购,设定每年回购的上线,包括金额和股份比例两个上线,购完为止。第一年万港币,以后每年0万港币。每一年回购的比例都不得超过10%。其中第一年万港币、不超过10%的交易在年9月30日前完成。

不过,这个方案却遭到了张才奎的推翻,他在信中说道:“你们退出,股民怎么办?这件事情不是一件小事,不亚于集团发展中改制和上市。我要认真考虑,详细周密的作一个长远方案,让这件事情子啊合法情况下有序完成。”

张才奎的这一番话,上述5位高管“感到意外”,由此拉开了一场长达2年的股权争斗,双方的争斗也从开始明朗化,从地下转到地上。

退股风潮起

年11月12日,山水投资了推出《境外信托退出性收益分配方案》和《中国山水投资有限公司股份回购方案》,该消息如同一石子在高管和近名股东之间荡起了轩然大波。

根据方案,两套方案核心内容基本一致:股份回购方案针对7名显名股东,而信托退出方案则针对名不具名股东。针对7位显名股东的方案则将回购股份予以注销,而信托退出方案的职工股权权益将保留在张氏信托中由张才奎继承。在办理程序上,股权回购和退出信托计划分3期进行,每期10年,所用资金来自于上市公司山水集团的分红。

这一退出方案显示:“受益人将自签署相关文件之日起不再享受及自动放弃其他任何常规的信托收益归属、分派及/或支付的权利”。立刻签字就意味着职工不能再获得任何股权收益,但变现最迟却要30年以后。因为回购“分三期完成,原则上每10年一期。股权价值与山水公司股票价格挂钩,第一期价格打八折,第二期打九折,第三期不打折。”

“30年,我都埋在土里很多年了。”有人如此戏谑。很显然,这两个方案员工和高管们都不同意,而更让高管与职工不能接受的条款是,“公司股份回购所需的资金均来源于公司的自有资金,为公司于上市公司取得的年度分红。”在很多职工眼里,这是老板在用本应属于自己的分红收购自己的股权。

“我这是拿自己的分红买自己的股票,这么大的亏傻子都能看出来。”很多人表示不理解。

不过,陈学师对此却有一番解释,“山水投资成立之初就是为了代持员工股份,本身没有实质性的生产经营,所以回购股东的股份只能用山水投资的分红。”

对于陈学师的此番解释,维权高官们也认为,“山水投资确实没有具体经营业务,也没有经营支出,收益主要来源于每年从山水水泥分得红利,这些红利就是山水投资的利润,理应属于全体股东,应按年分配。全世界的投资类公司,无一例外。陈学师这么说是故意混淆概念,把股东分红和股份转让的资金来源混为一谈。”

据多名山水职工反映,因惧怕“不退股,就停职开除”,已被迫在退股协议上签字。不过,在职工的抗议声中,股权回购计划最终未能进行。年12月,张才奎签发了一封《致股东工友们的一封信》表示,“其秉承财散人聚的原则,拿出自己的钱用于同志们退股,并将根据其个人的财力,逐步让退股的同志和有困难的同志实现自己的愿望。”同时,声称将原来30年的周期,改为每3年安排一期。且不退股的员工,所持股份及今后的分红权益按比例增加。

虽然如此,大梦初醒的员工们,他们意识到张氏信托即酌情信托当初设立之时就没有必要,而且还存在致命的硬伤。“在这个信托名下,我们只是信托的受益人,而不是股东,无权处理自己的股份,这严重侵犯了股东的权利。”因此,他们希望:张氏父子能够有所悔改,把职工的股权原原本本的还回来。否则,就将维权到底。

数据显示,8年山水水泥香港上市时,9名显名股东分别是张才奎、李延民、董承田、赵利平、赵永魁、宓敬田、李茂桓和王永平。其中,张才奎和李延民分别以张氏、李氏信托代表名职工代持,持股比例合计81.74%,张才奎个人实际拥有的股权比例仅为13.18%;后7人持有18.26%股权。如果职工维权成功,股权比例很容易超过张氏父子。

而这不是张才奎希望出现的。不过,来自今年5月20日香港法院的判决结果直接威胁到了张才奎父子在山水水泥的控制地位。香港高院一审判决,批准委派财产接管人接管山水投资合共约43.29%股权申请同时要求第一被告人张才奎立即支付原告包括律师费在内的诉讼费用。派财产接管人后,财产接管人、张才奎和山水投资的数名少数股东分别持有山水投资的全部已发行股本约43.29%、38.45%和18.26%。

这个股权结构对张才奎极为不利。据其在法庭的辩词就可明晰,“根据山水投资的章程,他们只需取得一半的股东同意便可。如6个显名股东也同意,原告就能达到罢免我和我儿子的目的。”

显然,这位执掌山水水泥近30年之久的老帅面临着即将失去控制权的危机。

第二部分:山水投资发展之路在何方

来自山水水泥的声音

5月19日下午,记者辗转来到了山水集团,采访到了山水水泥的党委书记陈学师。在历时近3个小时的时间内,陈学师给记者讲述了山水水泥股权之争的由来,并回答了记者带来了诸多焦点问题。

众所周知,山水水泥8年在香港上市。“国内员工持股计划如何在上市公司体现呢?限于人数的限制,我们在香港成立了山水投资,当时股东有9名,其中7名是显性股东,另外两个股东是张才奎和李延民,他们在维尔京成立了2个信托,代持名员工的股份。”陈学师说,之所以在维尔京成立信托,原因在于当时的香港没有信托法,综合考虑之下,才将地点选在了维尔京。

山水水泥香港上市,是中国首家在香港红筹股上市的水泥企业,其水泥主业板块覆盖山东、辽宁、山西、内蒙、新疆等十省份,水泥产能约1亿吨,系长江以北最大的水泥集团。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怎么会有这么多股东站到了张才奎的对立面,甚至曾经的高管也反目成仇,上访是怎么来的?

“张才奎是眼里融不进沙子的人,做事雷厉风行,在山水水泥发展过程中,特别是1年我们往外开始拓展的过程中,腐败问题不断出现,10年间处理违纪的干部20多个人,违规的还有10多个人。”陈学师说,这些都是得罪人的事情。

在年,张才奎将总经理的职务给张斌了,“这种子承父业的做法也让高官们心里不舒服。“陈学师说,年轻人的思路和老一辈企业家不一样想,他想通过制度来管人,于是将采购权、招标权都集中至集团公司。“这样做断了很多人的财路,特别是这些手握重权的高管们。”

陈学师告诉记者,在此期间山水水泥接到了不少群众的来信举报,“说的就是这些高官们的贪污腐败的问题。”

据陈学师说,年年初董承田、宓敬田、赵利平等5位副总经理,集体向前董事长张才奎提出辞职,随后王永平也提出了辞职。“他们提出的要求是希望所持股份变现。”

据陈学师提供给记者的一份材料显示,他们首先设计了一份针对上述5位高管的股份变现方案,“这个方案不适合所有的股东,你们见好就收走人了,其他的股东怎么办?”也正是在这个思维的影响下,年底,山水投资了推出《境外信托退出性收益分配方案》和《中国山水投资有限公司股份回购方案》。

“今天再来分析这个事情,我觉得他们是怕夜长梦多,急于变现。但是这两个方案显然不如他们所愿,所以他们阻挠上述两个方案。”陈学师说。

据陈学师所讲,上述高管反对的理由就是,张才奎侵吞大家的股份。除此之外还有两个诉求点,“一个是房产证,当初我们建了山水家园,但是在办证的过程中由于政策的变化,迟迟没有办下来,现在正在办着,但是程序很复杂;改制的过程中的经济补偿金,国企改制的过程中,允许企业在职人头测算补偿,大体有2.5亿元,就是说,在评估国有净资产的过程中,这块钱就不用再缴纳了。”陈学师说,这是他们在年12月去山东省委上访时提出的三点诉求。

年3月份,“维权代表”去济南市委市政府上访。“也是从那时候开始,令我非常惊讶的是,他们全盘否定山水的改革。他们如此这般的目的就是把张才奎送进监狱,把他搞臭,张才奎下去了就没有人查他们了。换其他的人来了,他们就不一定了解情况了。”要是有事,当初我们就不敢集体辞职,都在重要位置,留下来岂不是刚容易掩盖自己的罪行吗?

陈学师说,张才奎不是个完人,他有不好的地方,脾气不好,由此太容易得罪人。“他们看到咋国内上访不见效果,于是开始在境外搞动作,进行香港搞诉讼。”

与此同时,山水水泥内部的审计一直在持续。年7月11日,山水水泥的总经理助理王永平被辽宁警方刑事拘留,罪名为“涉嫌虚开发票”,最终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六年。

今年2月,公安部门也对董承田在集团任职期间涉嫌挪用资金罪,正式立案调查。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陈学师的上述言论遭到了维权代表的强烈反击。“董承田的事也是诬陷。小金库是张才奎让设的,所谓挪用都是按张指示为企业办事,因手续问题没有在在账上显示。如果本溪公安与张没有交易,董承田完全可以主动站出来说清楚。”

“今年春节过后的首个工作日,他们又到省委去上访,控诉张氏父子打击报复,为王永平平反。”陈学师说,“最近又听说他们申请香港法院允许他们将所持股份交给第三方托管,我估计不会有结果的,法院也不会支持的。”

不过,陈学师的话并未得到验证。5月20日,香港高等法院已批准委派财产接管人接管中国山水投资合共约43.29%股权申请。

阴谋与爱情

就在山水投资内部员工就争夺控制权角逐正酣的时候,资本市场上的争斗也异常的激烈。实际掌控人、前高管、数千员工这是明线,民企、央企、外企这是暗线,其中各种身份的角色开始在这个是非场中露面,而这让原本就扑朔迷离的股权之争,增添了诸多什么的色彩。

事情首先要从中国建材入股山水水泥说起。年10月27日,山水水泥突然以每股2.77港元的价格,向中国建材配售5.亿股,使其以持股16.67%成为上市公司第二大股东。中国建材属于央企,是中国第二大的水泥企业,二者联盟势必加固张才奎对山水水泥的掌控。

看似一次简单的定增,让人值得玩味的地方不少。首先是定增价远远低于当时山水水泥的每股净资产4.11港元,而且此时山水水泥的股价处于历史低位,其次是中国建材的入股稀释了山水投资的股份,致使其占比由30.11%降至25.09%,低于要约收购的红线。再次,中国建材全然不顾山水水泥定内斗的现实问题,肆意入股意欲何为?

“这次拉来中国建材当帮手”的张才奎想下一盘怎样的棋?我们不得而知,然而正是这次配股却让山水投资对山水水泥的控制权进一步减弱,而这也为后来的“野蛮人”创造了机会。

年12月1日,亚洲水泥再度加码买进山水水泥股票,持股比例增至20.90%;而天瑞集团也通过受让股份,悄然买入山水,持有10.3%的股权。年3月31日,天瑞集团购买山水水泥3.55亿股,约占山水水泥已经发行股本的10.51%。此时,山水水泥的其他几名主要股东为:山水投资(25.09%)、亚洲水泥(20.9%)、中国建材(16.67%),公众人士持股比例约为26.83%,此时,公司的股本结构稳定,符合上市规则。

接下来的年4月10日前后,在山水集团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天瑞集团迅速发起一连串增持至9.51亿股,占山水水泥已经发行股份的28.16%,一跃成为第一大股东,而这也导致山水水泥紧急停盘。

4月16日,山水水泥公告称,停牌的主要原因是已发行股本的公众人士持股比例总额已经低于25%,违反了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第8.08条公众人士持股不低于25%的规定。

彼时的山水水泥的股权架构是,天瑞集团通过其关联方持有公司28.16%的股权,位居第一大股东地位;山水投资持有公司25.09%股权,位居公司第二大股东;亚洲水泥持有公司20.90%股权,位居第三大股东;第四大股东为中国建材持股比例为16.67%;公众持股比例仅为9.18%。

在得知天瑞集团成为第一大股东后,山水水泥当即发布了一份退任董事及委任新董事的公告,在4名新董事人选中,无一来自天瑞集团。尽管天瑞集团抢到了第一大股东的宝座,但真要想成功入主,绝非易事。

今年5月初,陈学师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说,“必要时,山水集团将与亚洲水泥、中国建材进行股权方面的战略合作,争取他们对公司最大的支持。”

由此看来,山水水泥与中国建材和亚洲水泥的关系非同一般,搅局者无疑就是天瑞集团。公开资料显示,天瑞集团是河南省最大的水泥企业,被国家工信部确定为水泥行业五家兼并重组水泥产业企业之一。

疑问来了,天瑞集团为何也来掺和山水水泥这趟浑水?财务投资者?似乎不是,天瑞集团增持均价在6.57港元/股,远远高于中建材和亚洲水泥。战略投资者?他合作的伙伴是谁,张才奎父子还是维权高管,答案飘忽不定。显然,天瑞、亚泥、中建材齐聚“山水”,各有打算,但目前,市场对他们的真实意图仍在揣摩中。

“山水水泥是咱们山东的企业,是全国12大水泥集团之一,是好企业,在税收、就业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看看现在公司的股权结构,非常像当年的三联商社,从个人感情上来讲,我不希望看到三联商社的悲剧重演,资本市场从来都是波谲云诡,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事情经常发生,我希望当事人都能冷静的思考,别掉进陷阱中去,爱情的反面是阴谋。”山东资本圈里一位资深人士对记者说。

路在何方

5月19日,记者在山东水泥厂有限公司内,随处可见张贴在办公室内、宣传廊上的海报,内容就是清一色的《钉在山水耻辱柱上的前中高层管理者》,上面列数了7大高级管理者的罪行。

“张贴这些内容,对你们的工作生活有影响吗,你们怎么看待这些事情?”面对记者的提问,该厂区的一位年轻的工作人员说,“这些都是公司高层的事情,我们又没有持有股份,也不关心这些事情,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每月按时领到工资就行,这个事情离我们这些普通员工较远。”

记者在这个厂区看到,机器仍然轰鸣,车辆进进出出,生产有条不紊的进行。该厂的一位高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公司的运行一切正常,完全没有受到股权争斗的影响,各司其职。

“这是表面现象。现在张正在准备后事:集团给各公司下通知,“尽快处置土地、房产可较快变现的资产”;指示子公司通过融资租赁把设备卖掉去融资;扩大集团集中采购范围,简化付款流程,清理对供应商欠款。不知采访对象是否陈的安排,现在人心混乱,一季度巨亏。”维权高管对记者表示。

目前种种迹象表明,这场股权之争似乎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山水水泥的问题如果仍然得不到解决的话,势必会影响公司的生产经营。

年山水水泥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下降5.7%;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3.48亿元,同比下降65.8%;毛利率继续下滑,从23.2%下降至21.5%。

“股权争斗何时是个头,当事双方还能不能坐下来谈谈,通过和平协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对记者提出的这个问题,陈学师显然已经有所考虑,“已经完成没有这个可能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只有2种。”陈学师告诉记者,这两个方法一是依法办事。“按照法的精神来处理问题,当事双方都可以调查,谁出问题就法办谁,一视同仁。”二是团结大多数员工,“我相信很多员工都是被蒙蔽的,只要以后不闹事,还是欢迎的。”

另外,据陈学师透露,今年年初济南市成立了包括发改委在内的调查小组,专门对张才奎进行了调查,“两周的时间,调查组没有查出任何问题。”

对于陈学师的上述言论,维权代表们认为,他们当然也欢迎,“我们不怕查,欢迎来查,要一视同仁,都查,谁查出来谁进去。”

目前,山水水泥的争斗仍在继续,不过山水水泥的处境显得极为微妙,外有天瑞集团窥伺,内有员工提起诉讼,这给山水水泥的未来蒙上一层浓浓的阴影。而这会否对山水水泥的融资造成更恶劣的影响,我们正拭目以待。

写在后面的话:

企业内斗没有赢家

山水水泥的这场争斗与其说是股权之争,倒不如说是创始人与核心骨干利益分配不均的纠纷,不管结局如何,没有真正的赢家。

组建于年的山水水泥脱胎于老国企,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中国的企业存在着一个“平均寿命30年”的怪圈,三联集团、小鸭集团、轻骑集团等等都是鲜活的例子,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山水水泥未来的命运确实让人担忧,如果她真的由此而走向颓废,那么这个罪责恐怕会落在当事人的身上,必将遭到当代人以及后代人的唾骂。

跳出山水水泥的内部争斗来看,来自外部的力量均在虎视眈眈,民企、央企、外企都想在山水水泥身上挖块肉去。资本市场从来都是波谲云诡,翻手为云收覆手为雨的案例经常上演。“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绝不是危言耸听,暂时的同盟不代表永恒的默契,当资本的胃口没被填饱的时候,她张开的大嘴狰狞而可怕。

期望,山水水泥的争斗能早点过去,妥善得到解决,“退一步海阔天空”或许真的能换来一片蓝天,毕竟没有人想把山水水泥这个含辛茹苦拉扯大的孩子更名易姓,乃至夭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dechenga.com/ldcjd/7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