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历史全民自发性反抗,成功遏制住了波兰
俄国历史:全民自发性反抗,成功遏制住了波兰向东扩张的势头 关键词:瓦西里四世下台、罗曼诺夫王朝建立 前因 瓦西里四世下台:年,俄国沙皇瓦西里四世(舒伊斯基)因领导俄军抵抗波兰军不利,被大贵族们赶下台,俄国从此由七大贵族主政,进入到无沙皇时期。 ▲米哈伊尔·罗曼诺夫画像后果 罗曼诺夫王朝建立:年,米哈伊尔·罗曼诺夫加冕为俄国沙皇,开启了俄国近年的罗曼诺夫王朝。 ▲罗曼诺夫王朝版图 始末 一、两支民军的启程 年,俄国百姓不满执政的七大贵族对波兰入侵者的软弱态度,于是自发组织起两支民军队伍来,对抗波兰军。 前一年,俄国沙皇瓦西里四世因阻击波兰侵略军不利,被罢黜,之后由七大贵族执政。七大贵族把俄国的希望寄托在了波兰王子瓦迪斯瓦夫的身上,以为瓦迪斯瓦夫当上沙皇之后既可以保证俄国的独立地位,又能缓和与波兰的关系。 ▲瓦迪斯瓦夫可是他们却打错了如意算盘。波兰国王西吉蒙特三世的真实意图是想自己兼任俄国沙皇,所以他拒绝了俄国谈判团队提出的条件。 这种违背国际惯例的做法,让俄国各阶层人士都十分愤怒,加上不久前,莫斯科市民在组织一场宗教活动时,被城里的波兰军肆意屠杀,有上千人丧命。 ▲东正教面对波兰的欺凌,俄国人在东正教大牧首赫尔莫根的号召下终于举起了反抗的大旗。当然,赫尔莫根之所以这样做,也是出于保护东正教地位的原因,绝不能让天主教的势力(当时波兰人信奉天主教)扩张到俄国。 软弱的七大贵族已经指望不上,俄国人民自发组织起两支队伍来。一支在梁赞地区,由梁普诺夫兄弟领导,成员有贵族、商人、农民和哥萨克等,史称“第一民军”;一支在伏尔加地区,由帕扎尔斯基公爵和屠户出身的米宁领导,史称“第二民军”。 ▲帕扎尔斯基二、两支民军的艰苦战斗 第一民军起初进展顺利,打到了莫斯科。莫斯科的波兰军被压制得龟缩到几个堡垒中。这时,第一民军内部出现了矛盾,主要是因为一条规定引起的。民军在制定规定时,有一条是“在农民战争中逃走的农奴归还地主。” 哥萨克本就是由逃跑的农民和农奴构成的,这让哥萨克没法补充兵源。而且哥萨克们还收到了波兰军伪造的信,说是民军组建的政府将要打击哥萨克,这让原本就紧张的内部关系雪上加霜。 之后哥萨克与贵族之间经常发生冲突,例如,一个贵族军官曾下令逮捕28名哥萨克,并下令淹死。哥萨克们被惹怒,后来,在一次口角中哥萨克杀死了义军首领,贵族部众不愿再与哥萨克为伍,于是各自散去。第一民军不战自溃,莫斯科之围解除。 ▲哥萨克不过,波兰军这边也遇到了麻烦。波兰军主力在攻打斯摩梭斯克城时遭到俄国人的顽强抵抗,城中的俄国人从8万打到只剩下8千,以巨大的牺牲牵制住了波兰军,使波兰军无法派出大批部队支援莫斯科。 这就为第二民军的组建争取了时间。第二民军积极收纳第一民军残部,紧密依靠群众,下诺夫哥罗德城的市民捐出了三分之一的个人财产,许多人加入进来,并组建了由各阶层人民参与的委员会。队伍建成后,便奔赴莫斯科。 年9月,第二民军包围了莫斯科,这时一支波兰骑兵援军杀到,企图与城内的波兰军会合。这支援军先是被民军打退,然后又卷土重来,和城中波兰军夹击民军。 ▲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年7月22日—年7月23日) 三、民军大败波兰军,莫斯科光复 民军一时陷入苦战,好在这时波兰军中的一部分哥萨克突然倒戈,杀向波兰军。波兰援军大败而逃,再也不敢回来了,城中波兰军也退回去坚守不出,两个月后因为粮尽援绝而投降。 莫斯科光复,俄国百姓取得阶段性胜利。这时,俄国各阶层人士都盼望有一个沙皇出来主持大局,于是在年2月21日(儒略历)召开了全俄缙绅会议(国民代表会议),通过激烈角逐,选出了新沙皇米哈伊尔,结束了俄国长达三年的无主状态。 ▲米哈伊尔一世雕像结论 俄国百姓的自发性反抗,成功遏制住了波兰向东扩张的势头。反侵略战争也使俄国百姓拧成了一股绳,为后来建立统一的罗曼诺夫王朝奠定了基础。 《国别史》《俄国通史》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dechenga.com/ldcwz/10871.html
- 上一篇文章: 俄罗斯总计14亿人,全国10个主要城市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