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30万人或将因疫情丧生,但真正杀死他们
《人文之窗》人文综艺掌上微刊 转自:桌子的生活观(zzdshg) 1前两天,一个或将有超30万人因新冠疫情丧生的新闻上了微博热搜。 那是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发布的一份报告: 疫情在非洲蔓延,即使采取最严格的措施,或将有30万非洲人因新冠肺炎的影响而丧生。 如果不作任何干预,甚至可能将有万非洲人丧生,需要亿美金来帮助非洲人民建设安全防护网。 这是一个令人胆战心惊的数字。 如果说欧美国家是因为轻视、迟缓导致疫情蔓延,那么非洲就真的是,面对疫情没有任何办法。 这是一个火药库,一旦病毒大肆蔓延,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因为非洲实在太穷太落后了。 首先是医疗资源严重匮乏。 比如在非洲经济相对发达的南非,万人口,重症监护床位只有张,远远不够。 这还算好的,在安哥拉、莫桑比克、马里等17个非洲国家,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的重症监护病床数量,是零。 对,你没有看错,就是零。 而用于治疗重症的患者的呼吸机就更稀缺了。 中非有近万人口,但呼吸机只有3台,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国家,全国上下只有一台呼吸机。 这意味着,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很可能得不到救治,在呼吸窘迫中死去。 我们都知道,阻断新冠病毒传播最有效的措施,是进行隔离。 可是要做到隔离,至少需要具备以下条件:有用于隔离的单独房间、有干净的水和消毒用品、还有最重要的食品。 这是一个人生存的最基本保障,但对非洲穷人来说,却是可望不可即的奢侈。 非洲70%的人住在脏乱差的贫民窟,东非最大的贫民窟——基贝拉贫民窟里住着几十万人,房子大多用铁皮、塑料、木板搭成,10平米房间内往往住着五六个人。 这样的居住条件,怎么隔离? 而且,仅34%非洲家庭可使用基本洗手设施,一位居民绝望地说:“没有自来水和消毒剂,我们就是在等死”。 最艰难的国家就是利比亚,因为他们的民众还要面临战火纷飞的场面,如果待在家里,可能会被炸死,但如果为了躲炸弹逃到外面,又可能会染上病毒。 一名女孩说的话让人心酸不已:我有时候会想,哪种死亡方式更糟糕。 比起战争,比起病毒,对目前非洲的民众来说,他们最害怕的是饥饿。 那一张非洲孩子骨瘦如柴的照片相信很多人都看过,据联合国相关组织报告,非洲是因营养不良而死亡最多的地区,每年有将近万人被饿死。 今年,非洲的情况比往年更加艰难,之前爆发了一次大蝗灾,现在,第二波蝗灾又来袭,而且数量可能是第一波的20倍。 蝗虫经过之处,庄稼都被啃得半点不剩。 因为疫情无法出门工作,而蝗虫又吃掉地里的口粮,祸不单行,这一切都加剧了整个非洲的饥饿状况。 极端情况之下,最惨的还是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民。 在非洲,有超过40%以上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每天生活费低于2美元,主要靠打零工赚来,而一旦封城,他们将要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 Ncube是南非的一个拾荒者,她说,之前靠着捡垃圾挣到的一点钱,还能勉强供两个孩子生活,疫情来了之后,国家全面封锁,她的收入来源断了。 “现在,我们只能挨饿。”这位母亲痛苦地说。 在南非,像Ncube这样的拾荒者数量在人到人之间,他们每天的收入只有3.85美元,一旦不工作,生活将无以为继。 一个食品小贩说:“死于饥饿的速度比被病毒杀死的速度快。” 在非洲南部的一些国家,由于食物不足,当地人用泥土做成饼干果腹,对小孩子来说,这已经是非常美味的零食。 在肯尼亚,为了抢到一点救济粮,街上的人们打得头破血流。 之前很多人看到非洲民众无视禁令,外出聚集,忍不住骂他们愚昧、任性,可是我们根本不知道,如果他们不出来,就只能饿死。 如果可以舒舒服服地待在家里,有饭吃,有水喝,有厕所用,谁会愿意冒着被病毒感染、被警察暴力驱赶的风险在街上流浪呢? 患上新冠肺炎,还有存活的希望,但因饥饿而死的概率,是百分之百。 2与非洲情况类似的是印度。 从孟买到新德里,有7万人生活在贫民窟中。 最大的塔拉维贫民窟里,有超过5.7万座棚屋,一个76平米的棚屋里,可能挤着10到12人。 一个厕所,平均要供人使用,并且78%的贫民窟厕所缺水,这些都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温床。 但是,贫民窟的居民首先要考虑的不是卫生,而是温饱。 生活在贫民窟的印度人,大多是从偏远农村到大城市打工的,日薪只有10到41元左右,封国之后,这点微薄的生计来源也中断了。 他们只能领着一家老小,去臭气熏天、苍蝇乱飞的垃圾堆里找食物吃。 一个男人在凌乱的垃圾堆里翻出了一块面包和饼干,他欣喜若狂。 “还有饼干,我要吃掉这些饼干!”他高兴地欢呼。 像男人这样的觅食者,还有很多,有老人,有妇女,有孩子,他们拿着铲子或者镰刀,在臭气熏天的垃圾堆里翻找一切能让他们活下去的东西。 垃圾堆,是我们避让不及的地方,却成了疫情之下印度穷人的救命稻草,看着这一幕,看着他们找到食物后满足的笑容,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印度泰姬陵附近,一群野狗疯狂地舔食着洒在地上的牛奶,而不远处,一名男子也手捧着牛奶,小心地收集到罐子里。 人与狗抢食的这一幕,放在哪个时代,都是不忍卒睹的人间惨剧。 绝望的民众发出他们的呐喊: “很难找到吃的东西,或者找个可以睡觉的地方。警察打我们,他们告诉我们待在一个地方。但是我们能忍受饥饿吗?” 城市里生活不下去,印度贫民只剩下一条唯一的路:回老家。 从封国令下达开始,足足有4万贫民从印度的城市返回家乡,交通中断,他们就携家带口徒步迁徙。 35岁的Mamta和丈夫都是古尔冈汽车工厂的工人,工厂关闭后,他们双双失业,走投无路的他们,决定徒步回家。 出发前,Mamta用仅剩的面粉做了十几只炸面包,这就是他们一家六口人路上全部的干粮。 为了节省时间,他们每天都在通宵赶路,累了也只休息一个小时就重新出发,大人的脚全是血泡,孩子的脚肿到连鞋都脱不下来。 沿着公路走了五天五夜,Mamta一家人终于回到了公里外的家乡Sidamai。 可是,迎接他们的或许不是安宁和舒适,而是继续担惊受怕,因为家乡没有足够的住所和食物。 有人问他们,家乡一样很穷,就算回到家也会面临这样的情况,那为什么一定要回家乡呢? 一个男人的回答令人泪目:至少还有亲人,可以体面地埋葬我们。 穷人的心愿可以有多卑微呢? 不能好好活着,那么活着也行,如果连活着也做不到,那么能够入土为安也算幸运。 一步步地向生活妥协,直到退无可退,避无可避。 他们不是不努力,可是,哪怕日以继夜地工作,赚到的钱也仅仅只够糊口而已,一旦灾难来袭,就会被打回原形。 在无力抗争的命运面前,穷人越努力,就会越绝望。 主编个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dechenga.com/ldcwz/10097.html
- 上一篇文章: 年第二十周数字货币法律amp
- 下一篇文章: 永不完结的战争世界和中国的重大疫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