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教育部公布了年的工作要点,其中有一句话值得重视:推进中考美育改革试点!看来,这次“五育并举”是要动真格的了。然而有不少家长也在担心:美育会不会变成“学科考试”?国家看重艺术教育,是希望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拿我自己来说,我去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时,曾经看着那些价值连城的油画,却不知道它美在哪,作者想表达什么。相信许多家长都和我一样,接受过传统的美术教育,却仍然学不会看一幅画。我们虽然从小上美术课,但在某种意义上,却成了“美盲”。那么,真正的“美育”该如何进行?带着这些问题,我采访了一位大咖——清华艺科院现代美育中心特聘专家,广东少儿艺术联盟专业委员会会长朱丹青老师,以及她的爱徒——今年刚收到“艺术界哈佛”罗德岛设计学院offer的邹昊恒同学。

朱丹青

清华艺科院现代美育中心特聘专家,广东少儿艺术联盟专业委员会会长,培生教育集团艺术课程专家组专家,美国K12艺术素养与创造力课程的全国培训导师,法国卢浮宫公共教育-博物馆课程教师资格,广州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

邹昊恒

现就读于南沙优联剑桥国际高中(ULC),已获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秋季录取。初中开始师从朱丹青老师学习艺术素养和绘画课程。#01

孩子为什么要接受艺术教育?

昊恒的身上,可以看到艺术教育最好的样子。刚拿到罗德岛设计学院offer的他,并没有过多的兴奋和骄傲,反而很淡然:“我只是换一个地方继续做我热爱的事情。”谈到为什么会选艺术,昊恒说,一开始当然是因为从小喜欢画画,想当漫画家。但他对艺术的热爱又不仅仅是因为喜欢画画,而是源于自己对美的追求,对自我的探索和表达。△罗德岛设计学院(图片来源:学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dechenga.com/ldcms/9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