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俄罗斯最大最漂亮最著名的教堂都有
今天我们就选一些俄罗斯最大、最著名、最漂亮的教堂给大家看看。由于本文篇幅过长,为能节省大家的时间,方便大家阅读,本文分成了上下两篇。 哈巴罗夫斯克救世主变形大教堂 哈巴罗夫斯克变形大教堂被称为“远东之珠”。从地面到中央十字架的顶部高达95米5厘米,与现代摩天大楼相当。它是年,哈巴罗夫斯克市用捐款建造的。 在阿穆尔河(黑龙江)俄罗斯一侧,沿岸有一个光荣广场上,有几个方尖碑,用来纪念在不同战争和地方冲突中丧生的哈巴罗夫斯克人。在那里,建成了救世主变形大教堂。 这座教堂建于年,是严格按照东正教教规建造的。莫斯科和全俄罗斯的大主教阿列克谢二世祝福了这座建筑。资金是由普通的哈巴罗夫斯克人筹集的。今天,这座教堂是俄罗斯第三大教堂,只有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有这样的建筑。 这座建筑是该市最高的建筑之一。大教堂内部装饰着绘画,是邀请莫斯科的艺术家绘制的。这座教堂有两个大堂:上面的大堂是献给上帝的变形,下面大堂是献给使徒和福音传道者马可的。同时,这座寺庙可以容纳多名信徒。这里每天都举行礼拜。雪白的大教堂是哈巴罗夫斯克真正的明珠,它的金色圆顶甚至可以从城市的边缘看到。 沃罗涅日报喜大教堂 沃罗涅日的这座教堂的出现与城市本身的建设有关。年,这座教堂还是木制的。从那以后,它被反复改造、迁移和修复,直到成为全市最高的建筑。他的十字架几乎可以从沃罗涅日的任何地方看到。 沃罗涅日的报喜大教堂是该地区的主要精神护身符。这座教堂是一座宏伟的纪念碑,是为纪念第一个圣神的圣母玛丽亚的奉献精神而建造的,教堂象征着忏悔和精神复兴。 教堂的建造始于年,直到年才完工。年12月6日,在圣米特罗芬的节日里,报喜大教堂正式开放。年秋,报喜大教堂被莫斯科和全俄罗斯主教基里尔奉为圣地。 沃罗涅日报喜大教堂的建筑是俄罗斯拜占庭文化的典范。这座教堂的形状像十字架,上部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尖顶钟楼,主教堂的顶部是一个希腊式的圆顶,周围还有五个洋葱头。这个教堂高85米,钟楼高97米,中央穹顶的十字架高度为12米。 沃罗涅日报喜大教堂是俄罗斯最大的教堂之一。 下诺夫哥罗德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新亚尔摩大教堂 在伏尔加河和奥卡河的三角洲上的下诺夫哥罗德市的教堂,在20世纪30年代的无神论时期没有幸存下来,它被关闭了。所有的木制装饰都被乱扔在院内。在它的地下室里建了一个仓库。在战争时期,教堂顶被改成了防空炮台。这座教堂于年完全修复。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新亚尔摩大教堂的建造时间很长,用了14年时间。这座新教堂于年7月圣神华。皇帝亚历山大三世出席了仪式。 在苏联时期,这座教堂和当时的许多其他教堂一样遭到破坏。教堂被关闭,财产被没收。教堂引以为傲的20米长的圣像,被放在院子里,供附近的房舍取暖之用。但在信徒的努力下,保住了圣母的神奇图标和上帝的活十字架。 后来,计划拆除教室,建一座灯塔,还要在上面塑列宁的雕像,不知为何计划没有实现。长期以来,这座建筑被用作仓库。战争期间,一场大火烧毁了墙上的壁画。屋顶被改成了防空炮台,用来保护城市免受敌人的袭击。 圣彼得堡的滴血救世主(基督复活)大教堂 这座教堂建于年亚历山大二世皇帝致命伤的遗址上。里面覆盖着七平方公里的马赛克,这也是世界之最!这座可容纳人的九顶大教堂是这座城市的象征,也是它的主要景点之一。 年3月13日(儒略历:3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的马车通过格里博耶多夫运河河堤时,一个无政府主义者扔进一枚手榴弹中受了致命伤。皇帝死后,市议会的代表们请求亚历山大三世永久纪念他,由此而修建了滴血救世主教堂。 教堂是“真正的俄罗斯风格”,在教堂内部保留了悲剧发生的地点。暗杀发生现场的一段街道、运河格栅的碎片、几块被亚历山大二世鲜血染红的石板和鹅卵石,被封闭在教堂的墙内,构成了一个隐藏在塞纳河中的组成部分,因此该段堤防延伸到运河中。在内部,在亚历山大遇刺的精确地点设计了一个祭坛,装饰以黄玉、琉璃和其他宝石。沙皇的血从鹅卵石中溢出,溅到地板上,与周围极为丰富的装饰形成鲜明对照。 教堂于年10月6日奠基。这座建筑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工程技术,历时24年才竣工。教堂于年8月19日举行了奉献仪式。 圣彼得堡的滴血救世主教堂是一座独特的俄罗斯教堂建筑纪念碑,融合了16-17世纪莫斯科和雅罗斯拉夫尔建筑的风格。它高81米。 建筑采用红棕色砖块,墙壁装饰生动复杂。在教堂墙壁的底部有20块花岗岩板,讲述了亚历山大二世作为改革沙皇和解放沙皇的事迹。在钟楼的下一层,有件俄罗斯地区和省的盾徽,这些地区和省的居民捐赠了修建教堂的资金。 滴血救世主教堂大教堂是俄罗斯马赛克艺术的最大纪念碑。他的藏品被认为是欧洲最大的。马赛克表面面积超过平方米。马赛克是用乌拉尔和阿尔泰手工制作的石头、彩色意大利大理石和成千上万的宝石建造的。马赛克装饰了教堂的墙壁和柱子,大教堂的地板由大理石制成,有45块马赛克地板,图案都不重复。 年俄国革命以后,教堂遭到洗劫和掠夺,其内部破坏严重。苏联政府在年代初关闭了该教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列宁格勒被德国军队围困期间,引发严重的饥荒,它被用作蔬菜仓库,因此得到了绰号“马铃薯上的救主”。它遭到严重的损害。战争结束后,它被用作附近的一个歌剧院的仓库。 年7月,教堂的管理改属圣以撒主教座堂(当时作为高利润的博物馆)。年8月,教堂在关闭27年后重新开放,但尚未祝圣,不作为全时间的礼拜场所。它是马赛克博物馆。即使在革命以前,它也从未充当公众礼拜场所,只是专门用来纪念被暗杀的皇帝,只举行东正教的追思礼拜。它是圣彼得堡的一个主要旅游景点。 莫斯科红场的圣巴西尔大教堂 圣巴西尔大教堂是莫斯科甚或全俄罗斯最具体而微的象征,也是俄罗斯最具代表性的纪念建筑。是一座活跃的东正教教堂、博物馆,它是红场的主要景点之一,也是莫斯科和俄罗斯对外国人的一个可识别的象征,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的遗产。由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位沙皇伊万四世,为纪念其对喀山汗国(打败蒙古的胜利)的征服而于年和年之间建造的。据说,伊凡四世对这所教堂非常满意,以至于他命人将该教堂的建筑师波斯特尼克·雅科夫列夫的眼睛刺瞎,以防他为其他设计同样美丽的建筑。 圣巴西尔大教堂从外部看起来不仅十分壮观,而且色彩极其丰富,圆形屋顶更是异常醒目,如梦境童话般的感觉成为很多设计师的灵感来源。 这座教堂由9个圆形屋顶所装饰,每一个圆屋顶都以形状和颜色与其它的区分开来。这座建筑物本身是由红砖建造成的,教堂原本全部都是白色的,圆屋顶都是镀金的,但因16、17世纪的重建,外观才有所改变。建筑外观参照篝火上升到天空的火焰形状设计,是俄罗斯最具代表且独一无二的建筑。石头墙壁厚达3米 走进大教堂内部,几乎所有的墙壁和穹顶都被壁画所占据,让人感觉仿佛穿越时空,重新回到了遥远的16世纪。 如今,圣巴西尔大教堂已经成为了莫斯科城内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都要接待成千上万的游客。 欢迎大家进入我的主页阅读上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dechenga.com/ldcms/10837.html
- 上一篇文章: 三次亡国三次复国的波兰当年是怎样占领莫斯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