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最“低调”的美式国际高中、“美高+AP”TOP学校、超高师生比学校、“普娃逆袭”的宝藏学校、文理学院式学校……在我们的报道里,这所学校已经出现了很多次,你可能要好奇,这样一所学校到底是何方神圣?

答案就是上海诺科。

从外观上看,它肯定不高大上,但从办学成果看,创校10年,每年毕业生的录取,在众多校园宏大、名气响亮的国际学校相比,却绝不逊色。走访了这所学校之后,更让我难忘的,是这里的师生互动里那种藏不住的温馨、有爱、如家的氛围。

漫步在诺科校园,你会发现它的英文名字NorthCrossSchool随处可见,这个名字并非无根之木,而是它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总部——诺科学校(NorthCrossSchool),在美国Niche网站上,NorthCross排名弗吉尼亚州私立学校第二,是一所已有80余年历史的K-12私立寄宿学校。

这种温馨如家的氛围,也恰是美国诺科的传统。据说学校周边的居民,很多都是祖孙三代在诺科接受教育。在上海也是如此,诺科在读学生家长经常会一拖二、二拖三地介绍亲朋好友的孩子来上学,在小圈子里有口皆碑。

△美国诺科学校的橄榄球队

年,是诺科在上海的第10个年头,也即将迎来第8届毕业生。

截至年2月中旬,上海诺科学校届毕业生已收获多枚世界名校录取offer,包括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圣安德鲁斯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罗切斯特大学、弗吉尼亚大学、罗德岛设计学院、普瑞特艺术学院等世界著名大学。

根据诺科年升学结果统计,诺科已达到%的学生进入美国前80大学,AP全球统考平均分4.11的成绩。

从升学结果和家长反馈信息来看,诺科真的是一所"宝藏学校",那么学生来这里,究竟有什么优势?诺科的招生老师韩老师帮我们总结了几点:

??最适合中国学生国际课程学校

诺科上海可是美国诺科学校的中国分校,50%的外籍教师由美国直派,这比中外合作办学的程度更为深入。老师和学生都有交换的机会。

我们这次采访的Lynn老师就曾去美国诺科交换过一年。在她看来,诺科上海既保留了美国高中丰富的活动、鼓励孩子的表达和创造力的特点,又有中国教育里的扎实学术、严谨学风,老师认真负责,集中美教育的精华为一体,所以说非常适合中国学生。

??文理学院式风格

和名气大、学霸多、一切要靠学生自己找资源的综合性大学不同,文理学院通常小而美、学术扎实、师生比高。

这恰好也是诺科上海的特色,认真负责的老师、良性互动的师生关系,创造了适配大多数普通孩子的学习环境。

??双A(ALevel、美高+AP)课程,留学方向多元

学生来诺科,无论就读ALevel还是美高+AP课程,都可获得美国著名高中毕业文凭。同时,双A课程也保证了学生在申请海外大学时的方向不受限,更多元。去年毕业生就有去了巴黎时装学院、日本早稻田大学的。

而无论是AP还是ALevel,语言是国际课程的基石。我们这次的采访,就围绕诺科的英语教学展开,一聊下来发现,又超出我们预期的许多亮点:

开始采访时,我认识了被北卡教堂山分校录取的女孩王毓Yoyo。

Yoyo还有一个龙凤胎弟弟王硕,他同样收到了罗切斯特大学的录取书。而手握名校offer的姐弟俩,9年级的时候才从上海一所著名初中转到诺科。

为什么会想到从体制内名校转到诺科?我问她。

"首先是早就和家里商量好了要去美国留学。"Yoyo说,随着话题的展开,我才明白这里面有更多的原因。

原先的学校,带有太多"纪律"的痕迹,上课必须安静,有了想法不能随时提,更别说自由讨论了。虽然同学们成绩优秀,但难免带着压抑。

而到了诺科,Yoyo才发现原来课堂上是可以畅所欲言的,而不是等着老师点你的名才能开口;同学们还可以分组讨论,互帮互助,氛围很好,课堂却也活泼中藏着秩序。

中式和美式的教育之异同一直在被比较。Lynn老师谈到她在美国诺科交换时的感想,也深有体会。

一开始,美国老师的"开放式"课堂也让她大开眼界,20分钟过去了,除了提问和启发,似乎并没有进入"正题"。

这和中国老师高密度的知识输出大相径庭。但是,她也看到了美国课堂的高互动性带来的好处——孩子们积极发言,勇于探索。

"美国孩子的自信心、探索欲被保护得很好。但是,也会有点过于脆弱,接受不了任何负面评价。我觉得中国孩子的韧性需要保留,但是要提高表达能力和自信心。"经历了中美教学的不同,Lynn老师谈到她的洞见。

诺科恰好是站在中美教育平衡点的这样一所学校,并且,对于体制内外学生转轨最常的"槛"——语言关,诺科的英语教学组老师们,也摸索出了一整套体系。

"刚转进来的时候,我被吓到了"。Yoyo说,那时才真的到了体制内和美高英语水平的差距,从原来的一天两节英文课一下子跳到全英文教学,这里高密度和地道的英文环境,倒逼着她花了大量时间在沉浸式语言学习上,课后还和同学组成学习小组,互相补充课堂笔记。

这样终于在几个月后迎头赶上,逐步适应了全英文的教学环境。

01。

衔接课

对于像Yoyo这样的转轨新生,学校有针对刚入学或者是体制内转轨学生的"衔接课程"帮助。

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教育学专业的Wendy老师为了学生们能更快融入和适应学习生活,干脆和另一位Vita老师撸起袖子自己编了一本词汇宝典TheNCSHWordWorld(诺科上海的词汇世界)。

翻开这本"新生红宝书",你并没有被Abandon支配的恐惧,反而从课堂高频词到贴近校园生活的词汇入手,不但十分友好,而且极为实用。

02。

开口说

在采访的时候,我已能感到Yoyo的口语非常地道。英语组组长,学生们的"女神老师"青文介绍,诺科在鼓励学生开口说的方面,有很多绝招。

MorningSpeech和SeniorSpeech就是其中两项。补齐了中国学生普遍开口能力不足的短板,同时也是倒逼他们加强英语的方式。

3年前开始的MorningSpeech是每周一次,每个同学上台演讲的机制。

这个不是随意的演讲,通常跟学科挂钩,比如生物作业、心理作业,老师都会要求学生做一个研究型的文章,同学就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成文,在全班演讲的同时也要同时用板书把自己的思路提纲展示出来。所谓"教给别人才是检验你学到了多少"确实是真理。

"一开始谁都紧张,手抖心慌的,随着经验的积累,公共演讲的恐惧感逐渐克服,而准备得越充分,讲的时候就越放松。"Yoyo笑道。

SeniorSpeech是诺科上海的又一创新,现在已是全校毕业生一年一度的传统。这次毕业演讲通常需要几个月的准备,先写一份学术论文出来,根据论文定稿,最后最终在全校师生面前,以PPT+真人宣讲的类似TED场景呈现,可谓是每个学生的一次毕业成人礼,也是一次学术能力的大考。

Yoyo的毕业演讲主题是研究地域歧视,来自河南的她比任何人对此都深有体会。听说去年的毕业演讲题目还包括"因容貌焦虑引起的进食障碍"、"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交互设计"等听上去就像是《纽约时报》的选题,令人感叹,孩子们对时代的敏感和思考的深度早就远超了大人。

△年诺科学校的毕业演讲集

"其实美国的学生一样害怕演讲。我在美国诺科交换的时候,第一节课后作业我请大家一周后准备一个Presentation,把十几个学生吓傻了。还有一个家长找到我,希望为他孩子特批能否延迟演讲,因为孩子太胆小。"Lynn老师笑着说。

"毕业演讲SeniorSpeech"这个传统,也来自美国诺科的一位老师。他观察学生多年后认为,"我们需要给学生一个认真地表达的舞台,而不再是随意地说。"

"而对中国孩子而言,认真不是问题,更多的应该是大胆地说、勇敢地说。"Lynn老师说,诺科上海里这些大大小小的Speech机会,目的除了帮学生更快跨越语言障碍,还有就是锻炼学生的品质和勇气,让他们突破自己。

??点击视频,看诺科学生的毕业演讲??

03。

阅读

表达之外,英语学习的另一个重头戏在阅读。

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材料的精挑细选方面,诺科老师们动足了脑筋。

上文提到的Wendy老师,堪称"自编教材狂魔",响应孩子们"希望多读短小原版文章"的呼声,她又亲自上阵,精编了一本"LessisMore少即是多"的短篇小说与诗歌集,里面从世界经典短篇小说到十四行诗一网打尽,又精炼又经典,十分受到学生的追捧。

打开这本阅读书,校长亲自做的序,引用了英国小说家毛姆的名言:"养成阅读的习惯就等于为自己建造了一个避难所,可以逃避生活中几乎所有的不幸,所以,为什么不立刻开始阅读呢?"

当然,阅读可不是随便看看就行。这是学生读完《傲慢与偏见》的阅读作业,可以看出,有泛读,阅读原版书,制作读书报告不光持续练习学生的精读和泛读的能力,也引导学生对所读产生所感,并将个人的思考与感受落笔生花。

每周一节默读课、一节精读课,每个老师学期还会根据学校的分级阅读体系推荐学生阅读一部长篇小说,并写下读书报告。

为读完的这本书亲笔画一个封面这样的要求,也是很有创意了。

04。

语言的"项目制学习"

由于诺科80%的科目都是全英文授课,所以在扎实的口语训练和阅读之外,更重要的是把语言融入活动、融入孩子们的生活。

全校毕业生一年一度最期盼的年书Yearbook——这是一个不到20人的学生团队做成的价值元的"豪华制作",烫印的皮质封面,全英文采写,高级的图片和精美的排版,拿到这本年书的时候我们感叹:这本身就是一个极佳的PBL项目。

Yoyo负责了今年的年书制作,她告诉我,年书社团是一个自负盈亏的社团。

每年学校大大小小的活动多达几十上百场,学术、体育、社团活动,年书社团的成员必须都要在场,有人负责摄影,有人负责采写,有人负责排版,有人负责印刷制作,作为总负责人,Yoyo则要盯着整个年书的制作流程和统筹分工。

记录和编辑整整一年,最终,成为捧在手上的这本沉甸甸的YearBook,尽管价格不菲,却依然是全校师生、家长争抢的极有纪念意义的礼物。

再来,SpellingBee英语拼写大赛,也是激励诺科学子勇争上游的比赛之一。

SpellingBee始于年,是美国家喻户晓的英文拼字竞赛活动。这个比赛年进入中国,诺科已经拿了两次亚军和一次冠军。

孩子们对这项比赛投入到什么程度,今年春节假期也没有回家,留下来在学校积极备战。

在这一系列宽松中有严谨,灵活里有扎实功底的语言教学"组合拳"下来,我特别想知道诺科学生到底能有多少进步,会发生多少改变?

几位老师不约而同地提到:太多了。

一个大家原本认为极腼腆的男生,在英语配音大赛上居然化身"戏精",把《情深深雨蒙蒙》里陆振华和雪姨的一幕用英语表达得活灵活现;

一个原本TOEFL只有30多的学生,一年下来进步到多;

甚至,原本在入学时长得不起眼的孩子,两年后居然都"长开"了,帅的帅、美的美,老师们纷纷带着老母亲的滤镜说,那是自信带给一个人的光芒。

在采访时,也能感觉到,几个老师都是有趣的灵魂,在博物馆、在艺术展,都把自己的热爱言传身教给学生;学生们和老师没有隔阂,亲密无间。而学姐学长们一旦在海外名校扎根,也纷纷向学弟学妹们递出橄榄枝,结成"诺科"联盟。

就像诺科美方校长所说,诺科上海并不是一所精英主义的学校,它想培养的是真正有国际视野的中国新一代。当他们最终成长为中流砥柱,才是中国的未来。

想要了解更多上海诺科相关信息可以参加学校3月14日的活动秋季招生开放日(第一场)3月14日13:30-17:00(介绍会+入学测试)招生-、-66090、??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dechenga.com/ldcly/6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