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手店鼻祖重组上市,它值得买吗格隆汇
在电商迅猛攻势下,买手店接连出现亏损、关店、撤退,全行业正处在寒冬。 作者 L圆圆 来源 IPO那点事 数据支持 勾股大数据 继6月中旬,阿里二次回归香港,港股市场老早就炸开了锅。加上港交所对上市方案的改革,大家来港上市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 这不,本周一,JoyceBoutique(载思集团:.HK,下称Joyce)发布重组方案,长篇大论的公告就一个意思:要把原注册地百慕达改成香港,未来以香港作为管理和运营的基地,并以介绍形式在主板上市。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不明白其中缘由? 1 “新股”仍是“旧公司” 说起百慕达、开曼、英属维京群岛这些词,很多人会马上想到“离岸公司注册”“避税”。没见过猪跑,总吃过猪肉吧。大家对企业出海早就司空见惯了。 一直以来,百慕达、开曼群岛和英属维尔京群岛是世界上企业注册数量最多的离岸公司注册地。 对于这样一个大家都想跑去的地方,为什么Joyce突然想回来呢?这里面会不会有潜藏的投资机会? 从前,这三大避税地在大家的印象里就是,信息保密做得好、政局稳定、各大名流和企业的避税天堂。可是,近年来,社会对避税天堂们都有意见了,纷纷加强税收监管,要求资料透明化。 比如说,自年起,开曼、BVI、百慕达等地政府陆续实施经济实质法案,要求在当地注册成立从事特定活动的公司、合伙企业等实体应具备充足的商业实质,否则将面临罚款甚至是注销的风险。 如果仍然固守原有传统开曼、BVI架构安排,那公司很有可能会产生更高的税务成本。那么,没有经济实质,或者很多信息没公开、多数资产没申报纳税的企业都会被要求“纠正”。 而香港的税率相比中国、美国来说比较低,放在香港纳税就更划算。Joyce原注册地在百慕达,注册地不能随意更改。如果要迁回香港,只能重新设立新公司。 把新公司注册在香港,自然就成为香港纳税人。Joyce再进行架构重组,使新公司成为集团的新控股公司。最后,撤销Joyce在联交所的上市地位,新公司取代Joyce在主板上市。 所以,新公司本质上还是原来的Joyce。 Joyce值不值得申购呢? 2 那些年的JoyceBoutique JoyceBoutique是一家买手店。 嗯?打手店?! What??? 买手(buyer)就是采购+货控+零售,还有铺货陈列的人。买手店被称作“Boutique”,法语里表示“商店”,后来英语又译成“精品店”,那买手店就容易理解了。 平时你逛街看到的高大上服饰品牌店铺就是了,里面汇集了不同牌子的衣服、包包、鞋子、饰品。JoyceBoutique就是这样的。 Joyce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香港推行经济多元化,金融、房地产、贸易、旅游业高飞猛进,文化生活也随之发展。TVB上电视明星今天剪的发型,穿与众不同的衣服,没过多久就会被争相模仿。 可当时懂时尚的人寥寥无几,时尚名贵的衣服少之又少,大家苦于想买没得买。 于是,亚洲第一买手JoyceMa(马郭志清)女士和丈夫马景华看到这样的商业机会,果断创办Joyce,这算是香港时尚界里程碑事件。还把GiorgioArmani、Prada、IsseyMiyake、JohnGalliano国际大牌就被引入香港。它也成为品牌运营商,获得一些独家经营权。 那个时候,厉害到可以说她挑选的就代表潮流,并且引领了整个时代。 图片来源:网络 在Joyce最巅峰的时期,连美国著名的高级时装店bloomingdales都非常推崇它。人家说,如果你来香港,没有走进Joyce的话,那绝对是你的一大损失。 买手店的经营模式众多,分有百货式、代理合作式、寄卖式、专品,Joyce是百货式和代理合作式结合的买手店。 靠买手奔赴世界各地,搜罗符合本地消费者审美和时尚的品牌服饰,独家买断,打造独一无二的服饰,强调独特性和尊贵。什么限量单品啊,国际大牌设计师设计的衣服啊,都汇集到店里,你就牛逼了。专做奢华,自然价格不菲。 年,Joyce还提出了“特殊生活方式零售”的理念,把美容家居、休闲餐饮都放一起,做出了一系列的品牌,包括了JOYCEBeauty、JOYCELiving、JOYCEflower、JOYCEcafé,时装以更多元的形式呈现出来。 同年,Joyce在香港上市。 Joyce的业绩是扶摇直上,后来还开拓到中国内地,业绩上涨更加霸气。 在年、年达到了巅峰,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33亿港元、1.51亿港元。截止年3月31日,一共开了48家店,其中,中国内地10家。 数据来源:Wind 恰好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家对奢侈品需求旺盛,才成就了Joyce的辉煌,所谓时势造英雄。可惜,这样的辉煌并没有持续太久,奢侈品买手店的悲剧就开始了。 3 走向衰落的Joyce和买手店的“关店潮” 年起,互联网逐渐成熟。渐渐取代时尚杂志,大家甚至不再需求去买手店感受时尚气息。 与此同时,奢侈品在中国跑马圈地。一些过度张扬的奢侈品牌对部分消费者渐渐的没了吸引力,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目光转移到个性鲜明的买手店上来,个性化消费成为趋势。 于是,国内的买手店、集合店开始暴增。新开的年轻买手店更符合消费者追求个性化和潮牌的诉求,什么跨界合作啊,结合科技打造的创新产品啊,都把老牌买手店给比了下去。 以上海为例,年上海约有买手店70多家,到年约80个新买手店入驻上海,买手店总数接近家。 除了上海,北京、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杭州、成都、重庆、南京等城市也开设了20至50家买手店,大部分三线城市也都新增了1至10家不等的买手店。广州品牌独领风骚,成都轻奢不容错过,各地特色买手店纷纷崛起。 还有互联网和电商快速渗透,原来的奢侈品店自己跑到线上开旗舰店,质量更有保证了。跨境进口电商、奢侈品电商也诞生了,每个人手机里都装着网易考拉、小红书、寺库,从大众商品到奢侈品,一应俱全。 手机挑选,一点下单,立马送到家,还支持验真假,谁还会去老牌买手店闲逛?! 而且,大家有钱后消费升级了,热衷于国外旅游,海外代购也来抢饭碗。 默守陈规的老牌买手店被打得遍体鳞伤。财年,Joyce首亏0.79亿港元。营业收入12.18亿港元,同比下降11.29%。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从刚刚公布的财报看,虽然因为公司关掉了4家表现欠佳的香港店铺、1家在台湾Marni店,1家JOYCEWarehouse店,成本和营销费用有所减少,但仍不改业绩下滑势头。 目前,共经营34家店铺,包括香港21家、中国6家,还有7家和MarniGroupS.r.l.的合作股权投资(集团持有49%)在香港经营的店铺。 Joyce的股价跌到无人问津的地步,徘徊在0.2港元附近。 图片来源:Wind;Joyce最新股价图 Joyce的情况是个例吗?再来看看国内外同行。 早在年,欧洲、美国的买手店行业就开始逐渐衰退,关店和卖身的数都数不过来。 年,英国经典买手店Browns被电商平台Farfetch收购。年起,巴黎标志性买手店Colette停业,意大利买手店10CorsoComo北京店于关闭,并离开中国内地。 就连被誉为全世界最好的、巴黎地标性的经典概念买手店Colette也出局了。曾经的它,可是各大品牌争相合作、各路明星、潮人都争相追捧、游客粉丝们争相打卡的时尚精品买手店。 在电商迅猛攻势下,买手店接连出现亏损、关店、撤退,全行业正处在寒冬。 4 结语 买手店已经不是创造利润和品牌营销的最佳途径,看到的老牌买手店是只剩下保留传统的老古董。买手店最后拼的是供应链、独特性和性价比、商品丰富度,能否融合线上线下也会成为关键点。 虽然Joyce身上虽然具有丰富的时尚基因和一定品牌沉淀,但暂时看不到革新的大趋势和明朗的业务前景。在全球买手店倒闭潮中,及时变革或许才能笑得持久。 目前公司总市值4亿港元,估值长期为负值。有没有投资价值,相信你已经心里有数。 免责声明: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谨慎依此进行投资决策。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dechenga.com/ldcls/11017.html
- 上一篇文章: 联想拆二代柳传志选接班人,可能在18
- 下一篇文章: 一本护照游世界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