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申斯基,俄国十月革命之前最杰出的人民教育家

“我要尽可能为我的祖国多做些有益的事情,这是我生活的惟一目标,我将为此目标竭尽所能。”(摘自少年乌申斯基的日记)大的目标产生伟大的动力。乌申斯基的卓越成就正是在这种伟大目标的驱动下取得的。他是俄国“十月革命”前最杰出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不仅是俄国教育思想的经典,直接推动了俄国、甚至苏联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也是人类教育科学的重大成就。他理所当然地成为“俄罗斯教育科学之父”。

康斯坦丁德米特里耶维奇乌申斯基年生于诺夫哥尔德一谢维尔斯克城边的一个小地主贵族之家。乌申斯基的中学生活是在诺夫哥罗德一谢维尔斯克中学度过的,中学毕业后进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学习。在大学期间受到格别林斯基民主主义思想的强烈影响,立志为俄罗斯人民的利益献出自己的生命。乌申斯基是一个富有理想、性格坚强、行动坚决、生活目标明确的青年。在大学学习期间,乌申斯基的科研兴趣是社会历史学。他为自己列出了长长的阅读书单。每天清晨5点起床,晚上10点睡觉,每个小时都作了安排,并严格遵守自定的学习计划。因此,他阅读了大量的哲学、政治、经济和历史方面的书籍,特别是法律史。他认为历史是一门能解开人类活动动因和规律的科学。年,乌申斯基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毕业仅一年的时间,才华出众、年仅22岁的乌申斯基被雅罗斯拉夫贵族学校聘为财政学的教授。当时的财政学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和法律史等一系列的独立学科。稍后由于政府开始重视财政学而把该校改为财政学校。乌申斯基以极大的自信和热情投人到教学和研究工作中去。由于乌申斯基给学生讲授了一些西欧政治、经济、法律学的知识和他不拘一格颇为灵活的教学方法,被学校认为是有损师道尊严、思想太自由、传播革命思想的危险人物而被开除。

年冬天,乌申斯基只身来到彼得堡寻找工作。到处人们以怀疑的眼光看着他,他连县级中学老师的工作都没找到。但他没有失望和气馁,始终坚持人生的目标。年初,乌申斯基进人《现代人》杂志社工作。由于他熟练地掌握了三门外语,杂志社只给他做一些翻译工作和写一些外国杂志评论。尽管工作很繁重,但收人极其微薄。到50年代中期,原雅罗斯拉夫贵族学校的校长推荐乌申斯基到加特钦斯基孤儿学院教授俄语,这是一所慈善性质的学校。稍后,他担任该校的学监,即教学和德育工作的领导。在加特钦斯基学院有一个非常出色的教育思想家古吉尔,他出版了一系列基础教育指导手册。而乌申斯基则成为古吉尔思想的继承人。加特钦斯基学院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风气盛行。学校教学工作根本不顾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需求,教养员和教师关系紧张。对此,乌申斯基主张给学生们一些自由发展的空间。强调教职人员以身作则,以关怀和爱护去影响学生,做学生的榜样。

美国人把民主意识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做法给乌申斯基以极大的启发,把他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思想境界。他认识到国民教育在俄国应该具有广阔的前景。国民教育是人民生活的重大问题之一。他在日记中写道:“我不知道,我将做些什么,我会怎样,但我决定从今天起将自己的一切完全献给教育事业。”从此,乌申斯基成为俄国人民教育思想最活跃的鼓动者和倡导者。他提出并论述了教育人民性的原则,强调人民教育的基础是相信人民、尊重人民,因为俄罗斯的全部历史都是人民创造的,俄罗斯的未来也有赖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因此,把教育还给人民是当政者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他非常清楚,人民教育的成败取决于人民对教育的认识。传播人民教育思想,发动人民自觉地、积极地参与教育改革成为一项紧迫工作。为此,他发表了大量文章阐述自己关于人民教育的思想。乌申斯基研究了西欧的教育经验和著名俄罗斯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他反复强调,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开发人们的心智和独立获得新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自由地从书本上获得知识,还包括从周围的世界、生活中和自我觉悟中学习、反省和总结。一旦具有了这种理性,他就能随时随地学习有用的东西,而且一辈子自觉学习。而学习的愿望是以兴趣为先导的。乌申斯基关心的另一个问题是教师的培养问题。他认为,教师必须具备百科全书一样广博的知识和各种技能,要能熟练使用表情、音乐、绘画、诗歌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还要具备崇高的品德、髙度负责的精神和工作热情及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

年,乌申斯基作为教育改革领导人被调到斯莫尔尼女子学院。这所学校只注重培养学生外表的举止、教养,以便将来做上流社会的淑女、贵夫人,剥夺了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3年的文化课拖长到9年才学完。所以,学校需要一位勇敢而能干的改革家扫除这些陈规陋习。年初,乌申斯基在经过充分讨论后在学校试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缩短学制,增加俄语和自然知识课时,培养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此外乌申斯基还引进一批优秀教师到斯莫尔尼学院。不久,该校就成为一所远近闻名的模范学院。乌申斯基的改革引来了保守势力的激烈反对,他们指责乌申斯基无神论和政治上的不可靠,匿名告状信交到有关当局,乌申斯基因此被辞退。乌申斯基被迫离开祖国,来到瑞士。他花了大量时间考察研究了瑞士的办学经验,并向国内撰文介绍瑞士的国民教育经验,严厉批评了俄国教育界的官僚作风。在瑞士的调查研究极大地丰富了乌申斯基关于加强基础教育的思想。基础教育的教材编写工作是乌申斯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dechenga.com/ldcjt/10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