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重新在车尔雪夫斯基地铁站坐上了1号线(红线),然后在起义广场地铁站换乘了3号线(绿线),依旧是短短的一站就到了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广场地铁站。一出站,就见眼前的环岛上矗立着一座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公威武策马的青铜雕像。而它的身后便是涅夫斯基修道院入口的黄色山门。

涅夫斯基策马的青铜雕像

我迫不及待走进拱门,沿着斑驳的青石路通道走向涅夫斯基修道院群。其实在拱门后的通道两侧分列着两座公墓。左侧的是拉扎列夫墓地,安葬着建筑师罗西、科学家罗蒙诺索夫等,而右侧则是季赫温墓地,安葬了文学巨匠陀思妥耶夫斯基、音乐家柴可夫斯基等。其实我知道这里的墓碑都出自著名雕刻师之手,也是充满艺术气息的墓园,如同莫斯科的新圣女墓园。但我的时间有限,又不想放弃既定的旅行计划,便决定不再入内参观。

涅夫斯基修道院的大门

说到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我觉得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亚历山大.涅夫斯基这个人。他是十三世纪俄罗斯人的领袖-诺夫哥罗德大公(约年-年)。因在涅瓦河畔打败瑞典人被誉为涅瓦河神(涅夫斯基)。它在十三世纪击败了一系列欧洲入侵者。但对蒙古征服者则采取了怀柔政策,成功地保持了俄罗斯的统一。因为他的卓越功绩,在年被东正教追封为圣徒。前苏联时期的斯大林更是称他为民族英雄。

涅夫斯基修道院的建筑群

年,也就是圣彼得堡建城的初期,彼得大帝亲自下令,在诺夫哥罗德大公与瑞典人交战的地点修建了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最早的圣三一教堂。到了后来的年,扩建了修道院建筑群。由于这些建筑修建于不同的时期,风格也不尽相同,但能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可想是怎样壮观。

巴洛克的报喜教堂

穿过河道上的小桥,我便正式进入涅夫斯基修道院。其实这个地方非常好找,它就位于涅瓦大街东侧的尽头。好像没见有人收门票,反正我是长驱直入。一入内,便可见位于大门左侧红墙的报喜教堂,是一座经典的巴洛克式建筑,建于年-年。特别是那座带金顶的塔楼瑰丽高耸,看起来华丽又神圣;我继续向前,可见一座古典式的黄色建筑,两座对称的钟楼,后面是尖耸的圆顶,非常壮观。它就是建于年-年的圣三一大教堂。当然里面安葬着诺夫哥罗德大公从弗拉基米尔迁来的遗骸。不过我并不想走进教堂内。

圣三一教堂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内古树参天,留下一片片静谧。我游走在树林间,感受这里浓浓的宗教氛围。就像斯莫尔尼修道院是专门的女子修道院,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是专门的男子修道院。我好奇地打量从身旁走过一袭修身黑长袍的年轻修士,那生动的脸庞甚至还有些青涩。而很多信众会围着神父答疑解惑。在众多的大公墓地间,我忽然看见一座建于年的纪念碑,恰巧一个中国旅游团队经过,听到导游的介绍它是为了纪念东正教成为俄罗斯的国教而立。

纪念东正教成为俄罗斯国教的纪念碑

我在想,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其实就是国家的信仰。我轻声的问自己有吗?难道我们只能感慨吗?沉默片刻,我依旧默默无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dechenga.com/ldcwz/10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