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对话人:

中房报记者栗文忠

长春市原市长、原建设部副部长宋春华

长春市原市长、原建设部副部长宋春华为中国房地产报创刊30周年题词,与中国房地产报社社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栗文忠交流。

楔子

栗文忠:采访宋春华,完全是他为中国房地产报创刊30周年大庆题词我们去拜会时的临时起意。当看到他的中外雕塑专著,我们被感动了,他拍摄的雕塑作品照片有上百斤重量,活性展示了人世间的春、夏、秋、冬,勤奋已经不足以形容宋春华摄影作品背后的脚力,这彻彻底底是一种热爱,“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作品拍下来后,宋春华又用多个日夜去编辑、制作,出了厚厚实实的三集书目,令我这个从事新闻工作超过40年之久的老记者打骨子里钦佩不已,这种热爱让我想到了很多很多……

宋春华当过长春市市长、原建设部副部长、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等职务,他到美国、日本、挪威等世界各国,以及中国很多省市,都会拍下一件件的当地建筑和雕塑作品,这哪怕是一个专业从事摄影的工作者奋斗终身都难以有的成就。我们的话头就从长春谈起,我们的畅想是,市长们能给后代留下大美的印迹……

长春世界雕塑公园,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长春市人民大街南部。走进公园正门,是罗丹广场,两侧是弧形的引导墙,沿中轴线对称分布,张弛有度,动感强烈。

长春这座城市,一度以中国最大的汽车工业城市、新中国电影工业摇篮而闻名,曾被人们冠以“东方底特律”“东方好莱坞”的美誉,上世纪90年代,长春又多了一张新的城市名片——“雕塑之城”。

年,在时任长春市市长宋春华的倡议下,长春开始举办首届中国长春国际雕塑邀请展,本来计划连续进行3年,到年“千禧年”前正好为长春收集件雕塑作品,但在第三届展览的告别酒会上,世界各地的雕塑家们为展览就此结束而惋惜不已,有人潸然泪下。见此情此景,长春决定将邀请展再延长两年。两年后,已经深深被雕塑艺术魅力所打动的长春,又决定继续举办这项邀请展,每年一次。

没承想,这一办就20多年了。雕塑在长春因此成了一段城市佳话,头戴“世界雕塑城”美誉的长春,至今已建有12座艺术主题公园和4座雕塑艺术馆,收藏了一批批中外名家雕塑作品,成为世界雕塑艺术圣地和雕塑爱好者的精神家园。截至年,长春国际雕塑展自年起已连续举办了21届,共计个国家及地区余位雕塑家的余组(件)作品落户长春,在世界享有广泛影响,入选雕塑家无不引以为荣。长春现在已经成为中外雕塑家展现作品、进行创作交流的重要平台。

长春世界雕塑公园,占地92公顷,中国长春国际雕塑展的多数雕塑作品都摆放在这里。每年展会期间,来自世界各国和城市的作品参展其中,这些作品有的反映爱斯基摩文化、玛雅文化、毛利文化、印度文化、东方文化,也有写实的、抽象的、现代的及后现代的。国内外的雕塑家同台献艺,将风格各异的雕塑作品留在了长春。在雕塑展的影响和赋能后,长春市城市广场雕塑、街路雕塑、园林雕塑、社区雕塑建设势头迅猛,大型雕塑不断涌现,雕塑艺术已经成为长春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在世界城市的文化建设中,遥遥领先。

给未来,厚植城市文化品格

宋春华:每一座城市,无不在谋划自己的发展愿景,期许经济的腾飞、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

在这一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一座城市最终展示的还是文化。城市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吸引力和辐射力,虽然不能脱离物质环境和硬件水平,但是更重要的、长远起作用的,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城市的文化素养、文化气质和文化品位。

长春是一座年轻而具文化品格的城市。年,我由建设部调往长春市政府担任市长,这使我有机会生活在这个城市之中,从而可以细细地品读长春,并切身体验到长春的魅力所在。长春在城市风貌和形象上有自己的特色——疏朗、通透、大气;在生态环境上有自己的优势:天蓝、水清、绿浓;在人文精神取向上有自己的特质:淳朴、热情、包容。

在城市沿革上,长春也有着自己特殊的经历,城市虽然年轻,却饱经沧桑和巨变,因此,格外珍惜和平环境和自我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同时,长春也致力于城市文化的繁荣。特别是在世纪之交,如何增强城市的软实力,构建新的文化品牌,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共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dechenga.com/ldcms/10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