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朋友圈猴塞雷和多个国家和地区
市党代会报告提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多层次区域合作的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迈入21世纪,开放的惠州已与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作为沿海城市的惠州,一直走在改革开放的前列。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我市实现进出口总额.6亿美元。 在新的历史时期,惠州如何打造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如何提高国际投资合作水平?如何进一步深化投资、贸易体制改革,努力营造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如何加快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引进来 超50国家和地区客商在惠办起多家企业 按照实际利用外资比重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中国香港、英属维尔京、荷兰、日本、中国台湾。 地处沿海开放地区,得风气之先的惠州,加上工业立市战略的实施,引进外资成为惠州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举措。 统计数据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惠州先后吸引了5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客商在惠投资兴业,累计办起多家外商投资企业。目前,落户我市的世界强企业有31家,投资58宗项目,累计投资总额达78.2亿美元。截至去年,我市新批项目累计达到宗,其中,合同外资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亿美元。 “按外资企业合同外资计算,平均每个外资项目投资规模约万美元。”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实际利用外资比重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中国香港、英属维尔京、荷兰、日本、中国台湾。 “按照外资投资惠州的产业类型分,以投资第二产业的资金为主,第二产业中制造业占比达79.1%,制造业中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为主,占比超20%。”该负责人介绍。 “惠州面向内陆和东南亚,能形成服务陆海两端的合力。”该负责人介绍,依托深莞惠经济圈(3+2)和粤湘闽赣内陆的电子、轻工、农产品等产业集群,我市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具有明显优势。 走出去 惠企累计在境外投资设立企业72家 去年我市企业在境外投资设立企业15家,投资额.6万美元;增资项目3宗,增资额.41万美元 去年,作为TCL旗下主力产业之一的通讯业务的表现可圈可点。
值得一提的是,TCL通讯在海外市场的销量不断攀升,在北美市场和美国市场均表现出色,并不断从三星、LG等国际品牌手中抢占市场份额,稳居国产手机海外销量第一。 根据电讯研究公司IDC及公司数据,截至去年9月底,TCL通讯在全球手机制造商及智能手机制造商中分列第5位、第9位。同时,TCL通讯在全球平板电脑制造商中列第7位。 惠州,作为广东海洋大市,历来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作为广东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惠州与海上丝绸之路沿岸国家一直有着广泛的经贸往来。 史料记载,北宋时,惠州东平窑瓷器畅销东南亚、西亚、非洲北部等世界各地。 迈入21世纪,开放的惠州已与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惠州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引导优势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着力培育本土跨国企业。 从一个跨国公司在华的汽车电子重点研发制造中心,到自主掌握信息娱乐系统、汽车总线、导航引擎及软件、驾驶信息及车用显示系统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国际型企业一直走在汽车电子行业创新的前列。 年2月,德赛西威汽车电子新加坡公司成立,标志着德赛西威迈出了布局全球的第一步;同年4月,德赛西威欧洲分公司在德国成立;年,德赛西威日本分公司成立……德赛西威从一个“国际本土化”企业华丽转身,变身为“本土国际化”企业。 “以TCL集团、德赛集团等为代表的一批大型骨干企业,通过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成功实现了‘走出去’,为我市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积累了丰富经验。”该负责人说。 而近年来蓬勃开展的“惠货全球行”活动,则有力推动了惠州品牌从“全国行”向“全球行”进发。年以来,我市每年先后在巴西、俄罗斯、南非、澳大利亚举行4场“惠货全球行”展销活动,累计达成贸易合同金额26.13亿美元,提升了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展示了惠州的产业特色、发展成果和文明形象,拓展了惠州对外经贸交流和合作,“惠州制造”在国际市场已成为“质优物美价宜”的代名词,为转变全市经济发展方式乃至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市商务局统计数据表明,截至去年12月31日,我市企业累计在香港地区、美国、非洲、德国、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投资设立企业72家,投资额3.36亿美元。去年我市企业在境外投资设立企业15家,投资额.6万美元;增资项目3宗,增资额.41万美元。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标志着惠州制造乃至惠州发展实力的增强,代表着惠州企业与全球企业和社会的深度融合。 对外贸易 出口产品以机电产品的高新技术产品为主 截至去年12月31日,我市机电产品的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量比重约84.8%,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占机电产品比重的74.4%。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惠州正从“引进来”到“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转变,呈现市场、资源能源、投资“三头”对外深度融合的新局面。 手机、DVD播放器、电视机、手提电脑、液晶显示器……据统计,仅年惠州进出口总额就达.6亿美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惠州一年进出口的产品,要用多万个标准集装箱才能装下,其中大部分属于外销产品。 “惠州是中国较早的对外开放城市之一,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惠州已经成为一座服务高效、贸易外向型的开放之城。”该负责人介绍。 我市出口产品中,以机电产品的高新技术产品为主。据统计,截至去年12月31日,我市机电产品的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量比重约84.8%,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又占机电产品比重的74.4%。 “从最早出口东平窑的白瓷,到近代出口红糖等产品,到如今主要出口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可以看出‘惠州制造’和‘惠州创造’的不断升级,惠州的产业优势在全球化大潮下的重要位置日益凸显。”该负责人认为,我市在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拥有众多可依托的优势产业和优势项目。
互联互通 惠州形成现代综合交通网络 惠州港已建成生产性泊位40个,总吞吐能力超亿吨;惠州铁路货运通道可直连欧亚大陆桥;厦深铁路建成通车迈入“高铁时代”;惠州机场复航。 丝绸之路古已有之,体现了人类跨越阻隔、交流互鉴的胆识和毅力,在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交往历史中写下重要篇章。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惠州的底气源自哪里?面对新一轮发展机遇,承载着厚重历史、迸发出四射活力的惠州,如何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力争在国家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构建中作出自己的贡献? 年6月,在“海上丝绸之路沿岸国家主流媒体看广东”活动中,来自巴基斯坦、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南非等11个海上丝绸之路沿岸国家的60多名主流媒体记者,在看到惠州现代化的港口、不断“走出去”的高新科技企业和生态环保的大美惠州后纷纷表示,惠州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又有便利的交通优势,特别是产业优势、人文优势非常突出,完全有实力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交通非常关键。作为国家一类口岸、天然深水良港的惠州港,已建成生产性泊位40个,其中30万吨级2个、15万吨级2个、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20个,总吞吐能力超亿吨。 “惠州港已开通多条国际集装箱航线,完全具备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港口对接合作、互联互通的良好条件。”市港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除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惠州港外,惠州铁路货运通道可直连欧亚大陆桥;随着厦深铁路建成通车,惠州迈入“高铁时代”。 惠州距广州、深圳的国际机场仅1个小时车程,惠州机场复航……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积淀,惠州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港口、机场、铁路和高速公路等组成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为惠州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源:惠州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dechenga.com/ldcly/6732.html
- 上一篇文章: 国家刚下了铁命令,下架这东西滨海不少人
- 下一篇文章: 哈萨克斯坦向中国等个国家地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