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名著童年导读一
高尔基(―年)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列宁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文学的创始人。 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年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戈罗德城(今高尔基城)。他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11岁开始独立谋生,其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旧社会的底层度过的。他当过学徒,捡过破烂,做过跑堂的、看门的、搬运工人和面包师傅。年他来到喀山,想进大学,但贫民窟成了他的“社会大学”。高尔基早年的不平凡的经历在他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作了生动的记述。年,高尔基最优秀的代表作《母亲》发表了。在世界文学史上,它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开辟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的历史时期。年高尔基创作了自传体三部曲的第一部《童年》。年,发表第二部《在人间》;年发表第三部《我的大学》。《童年》写阿辽沙在外祖父家的生活,《在人间》描绘它走向社会后受尽压迫的生活,《我的大学》写他在喀山时期的活动和成长。三部曲再现了19世纪70、80年代俄罗斯的生活图景,揭露剥削阶级的残酷,小市民习气的恶劣,描述劳动人民的苦难,刻画了阿辽沙不屈从黑暗势力、追求光明、刻苦自学、探索革命真理的真实形象。 年,在高尔基主持下召开了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高尔基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年6月18日,高尔基与世长辞。 年俄国第一次革命失败以后、高尔基和许多人一样,开始冷静下来,认真思考革命失败的原因,俄国社会和俄国革命的性质等问题。俄国革命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把民众从浑浑噩噩中唤醒。这一任务是俄国革命者、知识分子包括高尔基自己义不容辞的义务和权利。 高尔基的《童年》及整个自传体三部曲的创作动因就是揭露那些“铅样沉重的丑事”,鞭挞小市民的罪恶灵魂。《童年》是19世纪70、80年代的俄国社会缩影,他艺术地再现了当时俄国人民,尤其是“铅样沉重”的残忍可怕的小市民世界的生活环境。小说以一个孩子的独特视角来审视整个社会及人生,同时也展现了19世纪末俄国社会的广阔社会画卷。 阿辽沙在小说中出现的时候,适逢其父病逝,但他年仅三岁,还不懂事,不知道丧父的痛苦。聪明善良的外祖母把阿辽沙和他母亲接到尼日尼城外祖父家中。但母亲很快又离开了。这是一个弥漫着小市民习气的家庭。在冷酷的生活中外祖母成了阿辽沙最知心、最亲近的人。外祖母年轻的时候,曾随残废的母亲流浪四方,靠织花边的手艺勉强户口。浪迹四方的她搜集和传唱了很多优美动听的民间传说和诗歌。外祖母那动人的歌声和优美的民间故事给小阿辽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刚到外祖父家不久,阿辽沙看到大人能把白布变成五颜六色的东西觉得很好玩,他在表哥的怂恿下把过节用的白布染成了黑色。结果喜怒无常的外祖父大动肝火,不顾外祖母的阻拦,把小阿辽沙狠狠打一顿。 一天夜里,突然染坊失火,火势凶猛,无法扑救。这场大火把染坊化为灰烬。于是外祖父只好让两个儿子分家。分家后,阿辽沙仍然跟着外祖父、外祖母一起过。外祖父教他认字,外祖母讲童话和故事,读诗给他听。 不久,外祖父买了一所房子,在所有的房客中,阿辽沙最喜欢一个被称为化学家的人(“好事情”)。此人衣衫褴褛,不修边幅,身上老带着化学试剂的气味。他落落寡欢,但对阿辽沙却非常和蔼。他要阿辽沙好好学写字,好把外祖母这些优美动人的故事记下来。阿辽沙则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想这位大朋友倾诉。可是好景不长,其他房客们和外祖父都认为这个勤勉的科学家搞“邪魔鬼道”,最后干脆把他撵走了。这以后阿辽沙经常同车夫彼得伯伯一起玩。不料,一天彼得伯伯在花园里自刎而死。原来他时常干些偷窃教堂的勾当,案发后畏罪自杀。 阿辽沙的母亲从远方又回到外祖父家中。他教阿辽沙背诗,学算术。阿辽沙很聪明,他很讨厌书本上那些不合口法的,枯燥无味的诗。这时他能把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事情加上自己的想象,编成歌。在得知母亲准备再嫁时,阿辽沙非常反感,可是又有什么办法!母亲嫁给一个破落贵族子弟。这个纨绔子弟很不成器,转眼之间就在赌场输尽了家产,成了穷光蛋。阿辽沙同他们一起过。看到继父喜新厌旧,百般虐待怀孕的母亲,心里十分气愤。 阿辽沙开始正式上学了。他穿的母亲的皮鞋,而且没有《新约使徒传》这本神学课本,所以屡遭教师白眼。他学习很好,学校却打算开除他。幸好主教来学校视察,发现他聪慧过人,无所不至,露出欣赏之意,这才保住了他的学籍。他念完三年级的时候,因为成绩优秀学校奖给他好几本书。 在念书期间,他又回到了外祖父家里。此时外祖父已经破产了,他变成了一毛不拔吝啬鬼,同外祖母分开过,就连茶叶也要一片片地平分。外祖母阿辽沙只好自己养活自己。阿辽沙放学后就走遍大街小巷捡破烂。这种街头生活是他结识了一批天真、正直的穷苦孩子,他们行动一致,配合默契,患难与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念完三年学之后,阿辽沙永远离开了学校,不久母亲又离开了人世。于是这个不幸的孤儿告别了饱尝善恶的童年,走向苦难的人间。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dechenga.com/ldcls/81.html
- 上一篇文章: 成功的医院建筑案例,大家欣赏
- 下一篇文章: 好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