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堂文件”揭露跨国公司避税阴暗面

━━━━━

最近苹果真是流年不利,前有退货潮,后有避税风波。

11月5日,一份名叫“天堂文件”的财务报告被曝光,揭露了数以百计知名公司和个人的离岸利益。

这次爆料是近百家媒体长期调查的结果,BBC和《卫报》是这近百家调查媒体团体的成员,他们调查了专业服务公司和离岸公司注册机构的万份文件。大部分数据来自一家名为阿普尔比(Applby)的百慕大群岛海洋产业高端法律服务提供商,该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帮助客户提供低或零税率的海外司法管辖区方面的服务。而这份文件的消息来源并未透露。

文件揭露了各国众多政客、名人、企业巨头和商业领袖的金融交易。万记录被传递到德国报纸南德意志报,然后随着调查记者国际联盟(ICIJ)共享。

这份文件曝光了众多大公司和商政界名人的海外交易。

其中提及英女王通过一个叫兰开斯特公爵领地的投资项目,进行离岸投资,资金来自女王私人财产。文件中披露,这个项目曾于年向开曼群岛上的一支基金投资约万英镑,约合人民币万元。这支基金后来又间接控制了两家英国零售商的股权。而英女王前不久呼吁英国企业回国投资,缴纳税款。

特朗普政府的商务部长罗斯在开曼群岛也拥有四家企业,并通过层层控股关系与一家俄罗斯企业存在利害关系。这家俄罗斯公司股东据称是“普京女婿”沙马罗夫和两个受到美国制裁的俄富豪。所以……甚至有人将这一对神奇组合与“通俄门”联系起来。

加拿大总理竞选时的最大募款人兼资深幕僚布朗夫曼,曾把约万美元转到开曼群岛的一个信托基金上,这样可以向加拿大政府少交数百万美元的税费。而加拿大总统从上台以来都在致力于关闭避税天堂。

阿根廷马克里内阁中的金融部长路易斯·卡普陀在逃税天堂开曼群岛和美国特拉华州等地拥有多家离岸公司,还曾是这些公司的创建者之一。好巧不巧,阿根廷国内也在进行反腐倡廉的“打虎行动”,这会儿消息爆出来也是啪啪啪的打脸啊。

除了这些政界人士,还有一些我们绝对猜不到的——文件中一共有家美国大学在避税天堂有投资,总金额超过亿美元,还是以捐赠的方式存在。哥伦比亚、普林斯顿、斯坦福、宾夕法尼亚大学都在其中。他们可都是美国前十的大学,这四家大学在避税天堂的储藏的资产就有亿美元。

当然还有更矛盾的。文件曝出的这些大学以捐赠的方式将资金转移到避税岛上的基金中,而这些基金又去投资了数家严重污染环境的产业。既然这样,为什么美国那些大名校,还要呕心沥血地研究对抗气候变化的方法?

当然,还有些我们已经熟知的惯犯——大型跨国公司,比如耐克,苹果公司,Facbook。

别的先不说,苹果避税这绝对是人都知道。年前,苹果一直都在利用“双重爱尔兰”(doublIrish)——美国和爱尔兰共和国税法漏洞进行避税(将其在美国市场外产生的销售全部输送到爱尔兰子公司名下)。

年6月,欧盟对苹果在爱尔兰的税务进行调查,结果自然免不了挨罚:欧盟责令爱尔兰修法,以补上逃税漏洞。而在去年8月,欧盟认定苹果在爱尔兰非法逃税亿美元,要求苹果必须要将这部分税金返还给爱尔兰政府。这之后,苹果不得不另谋出路,它寻找到了新的避税圣地——英属小岛泽西岛。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名单上这些名字了。早在年的时候,一份被称为“巴拿马文件”的报告,同样剑指各国名流和政要,他们隐藏在避税天堂的财富,突然就见光了。

苹果年账目显示,其在美国外市场获利亿美元,但只对外国政府缴税16.5亿美元,仅约占利润的3.7%。还不到世界平均企业所得税的六分之一。

按照正常的纳税额度,苹果应向美国政府缴税35%,或向爱尔兰政府缴税12.5%,而苹果的逃税机制可使缴税金额降到其海外市场利润的5%左右(甚至在一些年份下降到2%以下)。

给苹果提供新的避税方案的公司叫艾普比(Applby)——一家位于百慕大群岛的离岸金融法律事务所。

在Applby提供的可选地区(维尔京群岛、百慕大群岛、泽西岛等)中,苹果最终选择了泽西岛,这是因为该地拥有自己的税法,且不收外国企业的所得税。此后,苹果将两家子公司迁往泽西岛,并将第三家子公司(ApplOprationsEurop)设置在爱尔兰。

据外媒报道,“天堂文件”的大部分内容由Applby泄漏。10月底,Applby被黑客入侵。此后不久,Applby收到了来自国际调查记者协会(ICIJ)关于数据泄露事件的调查询问。当时,ICIJ表示会在未来不久将文件内容公之于众。

这万份文件不仅来自Applby,还有自于新加坡的盛亚信托(AsiacitiTrust),以及在百慕大、开曼群岛、黎巴嫩等地的律所。

而这个和名单上所有的名字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Applby是谁呢?

Applby成立于年代末期,如今已经拥有将近年的历史。Applby为全球公营及私营企业、金融机构以及高净值的个人提供离岸法律意见。

根据《纽约时报》的介绍,这家公司主要服务于蓝筹股公司及异常富有的人士。它帮助他们减轻税务负担;隐匿名下资产,例如公司、私人飞机、房地产和游艇等;并且建立起大型离岸信托,某些信托持有数十亿美元。

据《纽约时报》介绍:

「公司服务于蓝筹股公司及异常富有的人士。它帮助他们减轻税务负担;隐匿名下资产,例如公司、私人飞机、房地产和游艇等;并且建立起大型离岸信托,某些信托持有数十亿美元。」

目前,该事务所的服务网点遍及百慕达、英属处女群岛、开曼群岛、根西岛、马恩岛、泽西岛、毛里裘斯和塞舌尔等主要离岸司法管辖区。办事处也遍布全球各地(在中国有香港和上海)。

保守估计,相当于全世界10%GDP的财富隐藏在避税天堂里,有些国家藏在“避税天堂”的财富甚至相当于该国GDP的60%。

全球广受客户好评的避税天堂有瑞士、卢森堡、新加坡、塞浦路斯,以及英属开曼群岛、泽西岛、维尔京群岛、百慕大群岛、马恩岛等等。这些区域大多靠近美国和英国的小岛国家,具有极其优惠的税收政策。

比如大家熟知的“开曼群岛”,它在年获得英国颁布的永久豁免缴税义务的法令。在这里注册的公司,只需花费5万美元,就可以申请最多20年的免税政策。在这里,财产税?没有~增值税?没有~只要交点印花税意思意思就行了。

许多大型公司都会在这些地方注册公司。所以,如果标注所有大型跨国公司的子公司,我们会发现,密度最高的反而是一些在地图上眯着眼睛都找不到的小岛。比如宝洁、可口可乐、苹果、阿里巴巴、腾讯等等。

不过,这些小天堂可不是什么客都接的。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主要服务群体和服务内容。比如,从客户群体来看,巴哈马主要服务美国市场,泽西岛服务伦敦市场,维尔京群岛主要服务中国资本。

美国经济学家Zucman在今年9月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全球至少有8%的资产被藏起来,这些财富相当于全世界10%的GDP份额。按年的世界GDP总量计算,大约为7.45万亿美元。虽然历年数据略有不同,但大多围绕着10%上下波动。

英国研究机构TaxJusticNtwork的调查则统计了年至年,这四十年,全球主要国家转移到避税天堂的总资产大约21万亿美元。其中资产转移输出大户有:中国(1.1万亿美元)、俄罗斯(亿美元)、韩国(亿美元)、科威特(亿美元)和巴西(亿美元)。

在这些国家中,阿联酋、委内瑞拉、沙特在避税天堂的财富在年就超过了各国GDP的60%,俄罗斯的也有接近40%的财富藏在那些小岛上。

小时候看《鲁邦三世》,经常看到鲁邦带着基友和女友到瑞士偷东西,好像全世界的富人都喜欢把钱放到瑞士一样。事实也的确如此,瑞士一直是避税天堂中的“扛把子”,巅峰时期的瑞士储藏的离岸资产大概占世界避税天堂50%的份额。

瑞士特殊的国际地位是它能打好保密性这手好牌的关键。瑞士是全球七个永久中立国之一,也是首个中立国。这确保了瑞士不会被卷入欧洲各国纷争或世界大战的漩涡中。

这样的中立态度也被瑞士银行贯彻到底。瑞士银行一直奉行的原则是“金钱不问来路”,不管这笔钱怎么来,来自哪里,通通来者不拒。这种方式也帮助用户合理避开了大笔的税费。

但从年,中国的经济飞速增长,顺带着避税天堂香港的市场份额也水涨船高,十年就涨了翻了6倍。

但随着国际联手打击,CRS的推进,这些避税天堂的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了。

被认为是“避税天堂”的百慕大、瑞士、开曼群岛、维尔京群岛、马恩岛、塞浦路斯、泽西岛已经于年进行首次信息交换,而香港、澳门、马来西亚、新加坡、巴哈马群岛等也将于年进行首次税务信息交换。这意味着这些“避税天堂”需要将在它们那里开户的纳税居民账户信息交给加入了CRS阵营的国家。CRS将借此让在某些“避税天堂”开设离岸账户以逃避税收的行为变得更难。

虽然避税手段层出不穷,但法律的进程也步步跟紧,只是希望国家的法律能更快一点,让这些惯犯知难而退。

━━━━━

━━━━━

本文由ACCA地带(







































北京中科白癜风出席健康中国公益盛典
北京治疗白癜风中医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dechenga.com/ldcls/2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