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智库原创稿件受法律保护,转载请联系东方网版权部。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东方网立场。

本文共字,阅读需7分钟

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看似低调温和,但在执政方面绝对是个果断干脆的领导人,但凡他看准了的事,绝对说干就干,不拖泥带水,而且事先不露半点儿声色,当年实施“废钞令”便是一例。印度很多人就喜欢这样的总理,因为他们相信平民出身的纳伦德拉必定是为了他的国家和国民好,尽管他们对政府的突然行动不无困惑甚至怨言。

莫迪突然宣布全国封闭

面对新冠疫情在全球多点暴发、世界各国纷纷“沦陷”的态势,莫迪于24日晚间突然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宣布全印度在数小时“封闭隔离”,有效期为三周21天。期间印度13亿多人口非特殊情况均不得离家。

根据“封国隔离令”,印度临时禁止包括印度裔游客在内的所有非印度居民入境,印度国际国内航班一律取消,全国广泛的铁路系统停止客运服务,所有的学校、购物中心、电影院和其他公共聚会场所临时关闭,大多数商业和私人机构停业,仅杂货店、银行、加油站以及网上购买商品的运送等基本服务仍将被允许。同时,印度财政部鉴于疫情爆发,放宽了几条规定,其中包括延长报税日期等。

莫迪恩威并施,一方面宣布政府将出资20亿美元以加强印度的医疗基础设施并治疗感染病毒的患者,并向人们保证政府将努力维持基本商品的供应,例如牛奶、水果和蔬菜等,尽管他对于人们在不被允许出门的情况下如何获得这些必需品语焉不详;另一方面,莫迪要求全体国民务必遵守命令,他严厉警告称,任何违反禁令走出家门的人都可能面对刑事公诉。

印度媒体资讯发达,手机使用广泛,民众听闻莫迪总理的讲话,立即在手机上转发,迅即掀起购买狂潮。城市消费者听了莫迪的讲话后,马上冲向药房和食品店,很多商店当晚被一抢而空。

印度发现病例并不多

全国封闭令实施以来,印度各地通常热闹的街道变得安静起来,在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班加罗尔等各大城市,街头除了送货司机戴上手套和口罩在忙碌之外,几乎看不到行人,甚至该国“不屈不挠、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也都暂停了。

对印度而言,实行21天的“国家封闭”是前所未有的大事。莫迪总理强调,这一行动旨在阻止新冠病毒在印度的传播和流行,是为了确保全体印度人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是为了印度的更加伟大。

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经济总量排名第五,与世界各地的工商贸易和科技文化联系很多,人员来往密切。尽管规模和体量很大,但这个拥有13.24亿人口的南亚国家,似乎避免了这场疫情大流行的严重打击。据印度官方统计,在莫迪宣布全国封闭令时,印度仅有例确诊病例和9例死亡。相比之下,仅占印度人口3.8%的韩国却有9,多确诊病例,死亡人数为人。

总理莫迪保持了印度社区暂无疫情蔓延的迹象,世界卫生组织称赞印度应对疫情反应迅速有力。但是,无论是印度本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越来越担心印度人口如此多,而全球的疫情又如此严重,印度很难长期保持安全免疫,一旦病毒大范围蔓延,将可能产生破坏性的影响。专家们警告说,目前印度尚未对足够多的人进行新冠病毒检测,尚不了解疫情的真实情况和全面范围。

莫迪总理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封锁”,无疑是英明的,虽然其可行性和可持续性令一些人感到怀疑,但莫迪的决心很大。从全国封闭令实施以来的情况看,这个国家的民众还是比较讲规矩和守纪律的,不像欧美地区的很多国家,对疫情和当局的封闭令不以为然,照样我行我素。

在旁遮普邦的阿姆利则等地,当局从3月初开始就为新冠肺炎患者的入院准备了病房,安排了医生。世卫组织首席科学家斯瓦米纳坦上周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采访时表示,印度已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和步骤来应对该病毒,并“不断与公众进行了良好的沟通”。斯瓦米纳坦说,“当然,我们总是必须为更糟的结果做准备。比起措手不及,及早做好充分的准备和保持谨慎,总要好得多”。

莫迪总理对于与民众的沟通非常重视,他在宣布全国封闭后的第二天,就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亲自与印度各地的民众进行沟通交流,包括了解他们在“封城”后的生活情况与感受。

印度在病毒疫情和疟疾方面是有过不少惨痛教训的。据报道,年,印度孟买出现鼠疫大流行,当年死亡人数多达数十万,其后鼠疫长期在印度流行,造成更多人死亡。年9月,在莫迪的家乡古吉拉特邦爆发了鼠疫,逃难的人群把鼠疫带到了印度各地,这是近年来全球最大的一次鼠疫流行。

据世卫组织年发布的全球疟疾报告,年全球疟疾死亡人数近80%集中在非洲区域以及印度,印度的疟疾死亡人数虽不像尼日利亚(死亡人数占比19%)、刚果民主共和国(死亡人数占比11%)、布基纳法索(死亡人数占比6%)和坦桑尼亚(死亡人数占比5%)五国那样严重,但死亡人数占比与塞拉利昂和尼日尔两国一样,也达到了4%。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印度公共卫生健康情况得以改善。但社交媒体舆论质疑称,印度对新冠病毒的检测不够。据CNN报道,到目前为止,印度已确诊的病例相对较少,与该国测试相对较少可能不无关系。与韩国相比,印度13亿多人总共进行了15次病毒检测,而韩国万人口中就有30多万人接受了检测。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韦洛尔基督教医学院的医学教授亚伯拉罕说,印度应该像韩国一样进行广泛的检测。他认为,“控制这种疾病的唯一方法是尽早检测并实施隔离”。

但是,印度医学研究理事会理事长巴拉姆·巴尔加瓦表示,没有必要进行“不分青红皂白的检测”。他在上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该国每周的检测能力为6—7万人次。显然还比较少。

不过,莫迪总理对防控疫情非常重视,此次采取全国封闭就足见其决心和魄力。莫迪强调,尽管目前印度发现的病例数还不多,但千万“不要沾沾自喜”。他警告说,认为这种病毒不会影响印度的假设是不正确的。

与其他国家一样,目前印度发现的很多确诊病例都与海外旅行者有关。以西北拉贾斯坦邦为例,前6例都是新德里报道的首例病例的接触者,而新德里的病例有前往意大利的旅行史。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授贝勒·普拉巴卡表示,印度确诊病例数与国际趋势不符的原因有很多。缺乏检测可能是一方面,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新冠病毒可能主要在较寒冷的条件下成长,这意味着它在印度的传播率可能不高,因为那里的温度通常超过30摄氏度。他说,“我们知道流感会在寒冷和干燥的条件下成长,但是我们还不知道冠状病毒是否会遵循相同的模式”。

这位专家警告不要过早得出太多结论,他认为最近几个月该病毒本身及其传播尚存在许多未知数。“只有无知才会感到幸福。”他警告称,如果新冠病毒的传播不受温度的影响,那对印度来说可能是个问题。“除非病毒由于高温而消失……我无法想象印度会发生什么。”

一些报道指出,也许印度国内和国外对莫迪采取如此大的全国封闭行动可能有所不解,但从上述专家的分析可以看出,莫迪绝对是个明白务实的领导人,不像有的国家领导人那样眼光短浅,没有战略思维和定力,对抗疫表现出犹犹豫豫,患得患失,不敢作为,甚至在经济利益面前屈从。

疫情防控面临诸多挑战

尽管与其他有些国家一样,目前印度的病例数相对较低的真实原因仍不很清楚,但专家们普遍认为,这个人口大国面临着疫情爆发和难以控制的潜在威胁。现在越来越多的政府正在鼓励公民自我隔离,并鼓励多洗手,以控制病毒的传播,“但是在印度部分地区,即使是这些基本的防疫措施也将极为困难”。

据印度政府前些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估计,该国仍有相当一部分城市人口生活在质量低下的半永久性结构中,即“贫民窟”,那里的“许多房屋都没有浴室或自来水”。这使得当地人定期和经常洗手都有困难,“他们到哪里去找到洗手所需的水和肥皂?”熟悉印度情况的普拉巴卡教授提出了他的质疑。

印度实施全国封闭,显然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挑战。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印度每平方公里有人,大大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的60人。普拉巴卡说,“在像印度这样的国家,社会隔离将是非常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我们也许可以在城市地区实现这一目标,但是在贫民区和城市扩展地区,我只是不知道如何做到这一点”。世界各地的国家已经开展了教育运动,建议人们打喷嚏时走开,并避免碰到其他人的脸,但是在印度这样一样人口密集的国家,要做到这一点并形成共识,变为自觉遵守的行为,也会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全国封闭的经济代价

每个实施部分封城和全国封闭的国家,都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巨大的经济影响,印度也一样。一些分析认为,在印度告诉人们待在家里,还会使数百万人的工作马上面临失业风险。

据印度官方统计数据,印度劳动力市场上大约有4亿人口,其中半数以上为个体经营,1.21亿人为临时工,仅按实际工作时间领取工资,享受不到固定薪水。有报道分析,这些临时工,尤其是大量的清洁工、家庭保姆和建筑工人等,可能受到全国封闭的影响比较大。

印度劳工和就业部门已向全国企业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它们不要解雇雇员或削减工资。莫迪总理对印度数百万依靠每日工资生活和抚养家庭的工人表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dechenga.com/ldcls/10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