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庙前朝天灵岩八盟圣会史话
朝天岩实为一佛寺,属连南八景之一,《连城县志》所载:“在白云山右,距县一百里,有古刹,乡志曰:‘朝天暮鼓’”是谓“朝天岩”。它座落于庙前镇吕坊村后龙山东北之山腰间,距离国道三公里,距冷水坑自然村仅0.5公里。寺门朝北,面对赤竹岭,赤竹岭与吕坊后龙山之间形成一条狭长的夹谷,兰桥溪潺潺流经其间,谷底的古驿道在闽西尚未修筑公路之前,是连城至龙岩的官驿道,现已开辟为庙前至兰桥公路。然而,当年石径崎岖,路隘苔滑,是征人望之生畏的险途。 (晨曦中的朝天灵岩) 文亨镇龙岗村周氏六世祖贵公,生于明惠帝建文元年()前后,卒于明化成后期。贵公文武双全,曾在广州知府任职。明正统九年(),广西柳州神通洞发生贼寇叛乱,敕命其统兵征剿。因其剿寇平叛有功,明王朝敕封诰命大夫。柳州百姓为其建寺纪念。贵公68岁时升任广西布政司,81岁告老还乡。 朝天岩之古刹明朝之前已建。相传,明朝天顺二年()周氏贵公,在广东布政都事任上荣归省亲,途径朝天岩时,路遇六只凤鸟拦轿;托身庙间小憩,只见此寺院虽小,却是景色素雅,泉流石隙,树接丹崖,翠峰拥侍,有如仙境,加上当晚投宿冷水坑仙女托梦,使贵公领悟观音显灵。刚好次日在前往莒溪赶墟的路上遇见儒畲、朱地、吕坊、阙坑坝、江畲、兰桥、杨家坊、冷水坑等地乡亲,贵公向他们发起在朝天岩修建寺庙,祀奉观音佛母,藉以恩庇商族、护佑路人的倡议,立即得到他们的热烈响应。经共同协商,龙岗乡由贵公本人为首,亨儒乡(即今儒畲村)由罗德成、彭宜章为首,朱地乡由朱继崇、张绍铃为首,吕坊乡由陈安甫、杨荣、魏福裕、范炳一为首,阙坑坝由吴铋铭为首,江畲乡由罗叶受、吕庚为首,兰桥乡由罗万禄、张开元为首,杨家坊乡(今乐江、乐联村)由杨仕良为首,冷水坑由赖某某为首发动捐资。为使发动筹募有统一的口径,贵公还与为首者商定,将此庵命名为“朝天灵岩”。 清朝乾隆四十六年()寺庙曾被强人所毁,至乾隆五十一年()又集资重建。且一如既往举办庙会,盛况如前。及至年“文化大革命”时期,朝天岩寺庙惨遭拆毁,幸而那尊老观音菩萨为芷溪一黄姓的信徒暗中保藏。如今仍供奉在新建寺庙之中。 新寺庙系20世纪70年代末,经八乡人会议筹资重建;至年,八乡人又三次筹资多万元,以现代建筑材料,扩建观音大殿,建筑面积平方米。接着又扩展地面,增建房舍,平地面积总计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0平方米。除保留原先的山径小道外,另从东面山岩开凿山洞,建一条宽2.5米,长余米的水泥路,汽车可直达寺庙门前。 (朝天灵岩大殿) (朝天灵岩大殿正门) (上朝天灵岩大殿的隧洞) 贵公回到故里后,即发动乡亲募捐。数日后,贵公亲临朝天岩,在原寺院左侧20余米处另建一观音庙;经过众匠辛劳施工月余,庵堂建成竣工,称曰:内庵。 (朝天灵岩寺中牌匾) 朝天灵岩的观音菩萨原定由9个乡村轮流奉祀,后因冷水坑人口太少,难以承担,加上该村离朝天灵岩最近,他乡多人前来打醮时,常因借用家具餐具而感到麻烦,只得自动退出。后经八乡人士共同商议:由八乡按序轮值,因为龙岗是倡议发起者,所以龙岗在每轮为先,杨家坊是大村乡压轴(年轮值到杨家坊)。 (年农历九月二十上午,恭迎菩萨队伍游经芷溪草坪、猪腰地。) (年农历九月二十上午,儒畲村恭迎菩萨队伍游经杨家坊的乐江大桥。)(年农历九月二十上午,儒畲村恭迎菩萨的彩球队伍游经杨家坊。) (年农历九月二十上午,杨家坊恭迎菩萨的彩球队伍游经庙前。) 杨家坊恭迎菩萨的彩球队伍游经庙前,队伍浩浩荡荡延绵一公里多,场面十分盛大,气势宏伟壮观。 彩车、花车、礼炮车,彩球、锣鼓、十番齐上阵,看得庙前人大呼精彩! 每年农历九月十九日,轮值到的乡村民众代表敲锣打鼓到此寺庙举办祈福庆典。次日,把寺中观音菩萨恭迎回村中举办庙会,走在最前面的是四面大锣开道,接着是肃静、回避的禁牌,跟在禁牌后面的是香案神台和头顶大红花的枣红神马,八人抬的神轿紧跟马后。神轿后面是数顶多彩绶带制成的大凉伞,接着是望不见尾的彩旗和彩塑神幡(最多年份足有三、四百面)。最后是五彩缤纷的古事马队、彩船、古事棚,多台十番古乐掺杂其中,近千人的迎神队伍按既定线路缓缓游回村中。观音菩萨迎回各村宗祠或庙宇,一般打醮三天四夜,让四面八方来此朝拜的香客一饱眼福;村中搭台演大戏,八方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其盛况一村更比一村甚。于是,朝天灵岩便闻名遐迩。 文章来源:庙前文化大观园供图供稿:杨彬芳先生(杨家坊)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jiaohaitang.com/ldcjt/1706.html
- 上一篇文章: 急寻线索赣州1岁男孩玩耍时走失
- 下一篇文章: ldquo这女人有趣得很,朕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