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都曾占领过莫斯科近代俄国的百年图强之
北京白癜风医院那家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map.html 进入十七世纪后,俄国依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年6月,波兰贵族再次乘机入侵俄国,攻城略地,干涉俄国朝政,莫斯科实际上也由波兰军队所控制。 年,瑞典人也乘虚而入,占领了全部诺夫哥罗德。在国家和民族面临被瓜分的危亡之际,在贵族季米特里·波札尔斯基和市民库兹马·米宁的领导下,俄国人民奋起抗击外来侵略,于年8月收复莫斯科。 年2月21日,由各阶层代表参加的缙绅会议推举伊凡四世的后代、大贵族罗曼诺夫家族的16岁的米哈伊尔·罗曼诺夫为沙皇,从此开始了俄国历史上的罗曼诺夫王朝。虽然局势的发展趋于稳定,但混乱的局面并未结束。 彼得在忧患中即位 彼得一世是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第四代沙皇,他自幼受侨居俄国的欧洲人影响很大,对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颇和兴趣。在其所受的宫廷教育中,他系统地学习了西方的数学、科技和军事。相传他一生中向欧洲人学会了20多种不同的技艺,擅长于造船和拔牙等手艺。 年,10岁的彼得与患有痴呆症的异母兄弟伊凡同时并立为沙皇,由异母姐姐索菲亚公主摄政。年,彼得开始实际掌握政权。年,伊凡去世,彼得成为唯一的沙皇。 从亲政伊始,彼得就已经意识到面临两项巨大而艰巨的任务:对内,巩固和加强自己的统治权力;对外,打败土耳其、瑞典,夺取黑海和波罗的海的出海口,扩大俄罗斯的疆土。为了实现这两项宏伟大业,彼得一世决意实现欧化政策,对俄国大力进行全面改革。从此,俄国的强大与俄国的欧化相伴而行。 年3月2日,一个由多人组成的俄国高级使团离开了莫斯科,这个使团的任务就是去西欧考察和学习。彼得一世化名为彼得·米哈依洛夫,身份是下士,随队而行。他既是使团的普通成员,又是使团的实际领导,他说自己说“只是个学生”,到西欧向老师学习。这个使团中还有35名贵族志愿兵,专门学习航海、造船和外语。 一路上,彼得一世对西方的先进技术始终抱以浓厚的兴趣,他虚心求教,不耻下问。4月初,使团到达当时尚属瑞典的里加。他对这里的军事装备和设施倍加关心,由此引起该地城防司令的怀疑,瑞典政府要求这位“下士”立即离开里加。 从里加来到普鲁士的柯尼斯堡后,彼得一世系统地学习了造炮技术,普鲁士的工程师在颁发给彼得的合格证上写道:“彼得·米哈依洛夫知识丰富,成绩优异,是个出色的炮手。” 8月,使团到达航海业发达的荷兰。在这里,彼得一世在赫赫有名的荷兰东印度公司造船厂,潜心学习造船技术。11月,彼得一世领到了毕业证书,上面写道:“彼得·米哈依洛夫是一个勤奋、聪明、手艺精细的木工,学会了造船和绘图设计。” 年1月,彼得一世一行来到英国。在继续集中精力学习航海和造船技术与理论的同时,他参观了高等院校、天主教堂、格林威治天文台以及伦敦监狱,还旁听了英国议会并访问了英国皇家学会,更拜访了牛顿等知名学者。 7月,正当使团准备从奥地利赴意大利的威尼斯时,传来了索菲亚公主利用射击军发动叛乱的消息。彼得一世立即回国,但还等不到他回到俄罗斯,他的亲信们已用雷霆万钧之力,彻底粉碎了叛乱,索菲亚公主被囚于修道院,射击军遭到残酷镇压。俄国画家苏里科夫的名画《近卫军临刑的早晨》正是取材于射击军士兵在莫斯科红场伏法的历史事实。 8月19日,使团到达俄国边境,为期一年半的欧洲之行结束。此行对彼得一世触动很大,他决心要使俄国全面欧化,以完成其对内和对外的“宏伟大业”。名垂青史的“彼得一世改革”由此开始。 大刀阔斧的变革 彼得一世的改革首先是从社会一般风俗习惯和文化教育开始的。他对社会风俗进行的欧化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强制性,甚至不惜使用暴力手段强行推行,“用强硬制服了俄国的强硬”,一系列的社会风俗改革创造出了一种欧化的社会氛围与气势。 虽然这类改革的效果并非立竿见影,但潜在作用巨大。首先能感觉到的是风俗与文化上的欧化增强了俄国社会对全面改革的认同,其次是改变了俄罗斯文化的内涵。在十七世纪以前,俄罗斯的传统文化和风俗基本上是受拜占庭的影响,但彼得一世的改革使西方文明在俄罗斯社会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年8月25日,彼得一世回到莫斯科。第二天,他亲自用剪刀把来向他祝贺的贵族的大胡子剪掉,并规定以后不准人们留胡须。年2月,在一次宴会上,他把贵族们的长袍剪短,又规定人们不许穿俄罗斯旧式长袍,只准穿西装。12月,他下令实行历法改革,改变“创世日”,即9月1日过年的俄国传统习惯,采用以1月1日为一年开始的公历。 彼得一世对文化和教育事业非常重视。针对俄国在这方面的落后,以及由此而造成的人才缺乏和文盲众多的国情,旨在提高俄国人的文化水平和培养俄国自己的专门人才。彼得一世按照西欧国家的教育体制和模式,建立了算术学校、造船学校、航海学校、炮兵学校、医护学校、工程技术学校、矿业学校、海军学院等,还选派了一批留学生前往欧洲去学习。 为了强迫贵族改正好逸恶劳和不求上进的恶习,彼得一世明令贵族子弟必须上学,必须学会算术和一门外语,否则,剥夺其全部特权,并规定不毕业者不准结婚。~年,彼得一世创办了俄国的第一份报纸——《新闻报》,并亲任主编。年,俄文字母被简化,使活字印刷术得以采用和推广。~年,俄国第一座博物馆筹建完毕。年,俄国枢密院决定筹建科学院。 风俗习惯和文化教育方面的改革的影响是深远的。纵观俄国历史,从这时开始,俄罗斯民族的文明程度和文化水平较前逐步有了明显变化和提高,文明与高雅逐渐取代粗俗与野蛮,俄国愈加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欧洲国家。这点在俄国的上层社会表现得尤为明显。 彼得一世以欧洲国家的政治体制为参考和根据,大刀阔斧地改革现有的各级政府。彼得一世调整和加强了中央集权制的统治机构,独揽了国内外重大事务的决定权。以往经常干预沙皇权力的大贵族杜马受到整治,其许可权不断被缩小,~年期间,贵族杜马成员从减少到86人,而实际参加会议的只有30~40人,到年,仅剩下8人。大贵族杜马名存实亡。 与此同时,彼得一世在年指定8名亲信组成办公厅,代行杜马之职。年成立的枢密院完全取代了杜马,听命于彼得一世,全面管理国家经济、军事、行政、司法等各项事务。 为了提高国家机构的办事效率,彼得一世参照西方的模式,从~年先后在枢密院设立了12个院,以取代过去混乱的80多个衙门,其中以陆军院、海军院和外交部为主。年,他又设置被称之为“帝王的眼睛”的总督察长,监督和检查枢密院的工作。彼得一世还进行了两次地方行政机构的改革,全国50多个省的省长都直接隶属于中央。大教长职务被废除,教会改由宗教会议管理,直接置于沙皇权力之下。 军事改革是变革的核心 军事改革是彼得一世改革的实质性重点内容,也是彼得一世决心力行改革的直接动因。雄心勃勃的他与以往的沙皇的区别之处之一在于,他将俄国对外征战的目标由在周边地区对邻国进行的“地域性蚕食体系”改变为旨在争夺欧洲霸权,进而问鼎世界霸主地位的“世界性扩张体系”,力图通过军事行动使俄国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 彼得一世制定的计划是:北上打败瑞典,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西进兼并波兰,向德意志进军;南下分割土耳其,夺取黑海出海口;东扩中亚,寻找通往印度的通道。 当时的俄国军队虽然勇猛,但与欧洲国家的军队相比较,它仍是一支技术装备落后、编制混乱、没有海军和称职军官奇缺的中世纪军队,其战术是“按老祖宗的习惯行动”,已经越来越难以与欧洲国家的军队匹敌。因此,彼得一世全力以赴地开展了军事改革,他以毕生精力建设了正规陆军和海军,并尤其重视海军的建设。这也是俄国建军史上的转折点。 彼得一世在年建立的两个“少年游戏兵团”成为了俄国正规陆军的核心。为了扩大正规军的兵源,他取消了雇佣兵制和贵族军队,从年开始实行征兵制,征兵对象以农民为主。彼得一世在位时,俄国共征兵53次,应征入伍人数达28万人,到年军队改制基本完成。俄国的正规陆军由步、骑、炮、工四个兵种组成,以步兵为主。各兵种的组成编制、服装式样、武器规格等都有统一规定,武器的配备较前都有很大的改进。 彼得一世非常重视海军的建设,他认为:“仅仅拥有陆军的君主是只有一只手的人,既有陆军又有海军才能成为双手俱全的人。”年,他建立了俄国的第一支正规海军——亚速舰队。他强行规定,教会领地上每户集资建造一艘军舰,世俗贵族领地上每1万户集资建造一艘军舰。~年北方战争爆发后,他又成立了波罗的海舰队。 为了培养海军方面的专门人才,年,彼得一世在莫斯科设立了第一所航海学校,年,迁至彼得堡,改名为彼得堡海军学院。为了在社会上强调和渲染海军的重要性,彼得一世甚至将宫廷舞会移至到停泊在波罗的海上的俄国军舰上举行,所有参加者均身着水兵服。尽管个个站立不稳,呕吐不止,但舞会的气氛则非常热烈。 在军队的管理方面,彼得一世特别注重其俄罗斯化,他十分重视用爱国主义激发军人的斗志。在年波尔塔瓦大战前夕,彼得一世激动地对士兵们说:“你们不是为彼得而战,而是为俄罗斯祖国而战。”针对俄军中雇佣有大量外国官兵的情况,他一方面逐步减少和限制外国人在俄军中服役。 年俄国政府规定,外国人在俄军中任职的人数不得超过俄国军官的三分之一。 订阅解锁TA的全部专属内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dechenga.com/ldcjt/10890.html
- 上一篇文章: 俄罗斯帝国第一期
- 下一篇文章: 沙俄扩张史一俄国是如何从部落发展到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