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锦蛇(学名:Pantherophisguttatus),属游蛇科,锦蛇属。

玉米锦蛇的颜色很多,通常可见到灰色、灰褐色至土黄色、橙色等,身上有镶黑边的红或红褐色斑纹,腹部有浓淡相间的方格状斑纹,所以又叫做“玉米蛇”。原产地在美国东南部,墨西哥湾沿岸,在美国、墨西哥、巴哈马、开曼群岛、维尔京群岛等地都有发现。栖息于干燥林地,沼泽,农田等地。独居生活,黄昏及夜间觅食活动。温顺无毒,是具有观赏性的宠物蛇。

中文学名

玉米锦蛇

拉丁学名(不太确定,我给林业局打电话查他们说这个拉丁名查不到。。)

Pantherophisguttatus

别称

红鼠蛇,玉米蛇,粟米蛇

科游蛇科属锦蛇属种玉米锦蛇

分布区域

原产于美国东部、东南部,墨西哥湾沿岸

全长80~厘米,最长可达厘米。颜色很多,通常可见到灰色、灰褐色至土黄色、

橙色等。以这些颜色为底色,上有镶黑边的红或红褐色斑纹。腹部上有浓淡相间的方格状斑纹,尾部腹面位置则呈直条纹状。部分灰色的个体,在腹部有黑色的方格花纹。

(此蛇是变异最多的亚种,同一窝蛇蛋中的蛇就有横带及纵带的条纹。已培育出各种不同的体色变化。如白化、脱黄色型、脱红色型及无色型、纵纹型。)简单点来说就是花色很多很多就对了

栖息环境

栖息于森林、沼泽、农田环境中,尤其偏爱玉米地,因为这里田鼠、小鸟等猎物比较多,"玉米蛇"的名字便由此得来。

生活习性

独居生活,半树栖性,黄昏及夜间觅食活动,清晨时分晒太阳以调节体温,每年11月至翌年3月为冬眠期。玉米锦蛇的食物包括小型啮齿类、蜥蜴类、蛙类、小型鸟类、鱼类以及鸟蛋,年幼个体则主要以昆虫为食。[4]合适温度:21~32℃;相对湿度:75~80%。

繁殖方式

在蛇的繁殖季节,雌蛇尾基部的一种腺体能散发出特殊的气味,雄蛇凭借这种气味追踪雌蛇。雄蛇有一对交接器,即所谓"半阴茎",平时收缩至易尾基部内,交配时可从泄殖孔伸出,每次交配时只使用一侧的"半阴茎"。交配时,两蛇相互紧紧缠绕如油条状,头部在同一方,雄蛇身剧烈抖动,雌蛇则伏地不动,射精后雌雄蛇分开。

在每年的繁殖季节,一条雄蛇可与几条雌蛇交配。雌蛇虽然只有一次性接受交配,但存于雌蛇泄殖腔内的精子在3年内仍有受精能力。因此,人工饲养中,公、母蛇比例1:8便可。(其实个人经验还是一比三最好,每年都配可以确保不水蛋。)

玉米锦蛇每年3~5月交配繁殖,雌蛇每次产3~40枚卵,(没见过超过30枚的,克的蛇能产10枚就不错了)孵化期约60~65天,卵于7~9月间孵化,小蛇的性别像大多数爬行动物那样取决于气温(高雄低雌),2~3岁性成熟,寿命12~15年,最高纪录23年。蛇蛋蛋壳呈白色,如鹌鹑蛋一般大小。

分布范围

玉米锦蛇是美国特有的物种,原产于美国东部和东南部。范围延伸到南部新泽西、马里兰、和肯塔基州南路易斯安那州东南部,南密西西比、阿拉巴马州南部和南部佛罗里达州。在美国、墨西哥、巴哈马、开曼群岛、维尔京群岛等地都有发现。

(部分来源与百度文库)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爱心公益
卡介苗bcg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jiaohaitang.com/ldcjt/1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