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曾经浴血沙场,保卫家国;他们曾经忍辱负重,被人遗忘;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之际,向我们身边的抗战老兵,致敬。曹廷明(-),原国民革命军第59军38师独立26旅团3营11连二等兵,现居重庆。年于察哈尔省从军,入国民革命军29军(37年番号改为59军)大刀队,卢沟桥事变时守卫平津,后力战于临沂、武汉等地。曾任于33集团军司令部特务营,司令长官张自忠将军殉国时,正于江西押运军需,闻后悲痛异常。摄影:游心公益

何焕九(-),原国民革命军第6军93师团战士,现居广东云浮。年入伍,年参加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年于广西参加桂南会战昆仑关战役。年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贵州独山四分校工作,抗战胜利前在四川通讯学校训练学员。

周荣安(-),原国民革命军第63军战士,现居广东云浮。年抽丁入伍,年随部队开赴华北与日军作战,在徐州会战中与日军展开肉搏战,被刺中左手腕和左小腿负伤。年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周老获颁有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的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章。

黄雄(-),原国民革命军第66军师战士,现居广东茂名。年抽丁入伍,训练数月后,年开赴广西参加桂南会战。后随部队转战十万大山、靖东、靖西、南宁、百色、龙州、越南边境、小董、廉江等地与日军作战,直至日军投降。头部曾被日军炮弹弹片炸伤,伤疤迄今依然可见。

梁绍文(-),原国民革命军第54军18师团2营机枪连战士。年抓丁入伍,从重庆坐船到宜昌,徒步至湖南益阳,被分入54军。后18师编入第18军,在军编制内参加了南昌会战、冬季攻势作战。目前仅有农村高龄补贴90元,受务农的女儿照顾。

马定新(-),原国民革命军第85军91师团3营机枪连战士,现居四川德阳。年替父入伍,出川抗日。随部队转战湖北宜昌、枣阳等地,由于装备落后,“硬碰硬不得行”,遂与日军开展游击战。年参加枣宜会战,在湖北荆门以北与日军激战。八年抗战从未离开战场。

王志明(-),原国民革命军暂编第2军暂编第8师机枪手,现居广东罗定。年抽丁入伍,训练后编入广州税警团,广州沦陷后,随部队编入暂8师,任机枪手、副班长、班长,参加过粤北战役、常德会战、长衡会战、桂柳会战等,曾多次负伤。抗战胜利时从浙江坐军舰到台湾接收日军投降。

罗德成(-),原国民革命军94军师重机枪手,现居重庆。年参军入伍,由步兵转为马克沁重机枪手,曾参加鄂西会战()、常德会战(),年在桂境追击作战中,于广西湖南交界处负伤。罗老几年前脑溢血,已难以讲话,目前每月仅有90元农村高龄补贴,儿孙都在外地打工。

黄德和(-),原国民革命军第62军师战士,现居广东阳江。年被抓丁入伍,编入62军,先后参加长沙保卫战、长衡会战和桂柳会战。黄老体弱多病,已不能站立,儿孙在外打工,由老伴在家照顾,家境较为贫困。

刘开化(-),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17期毕业,中国远征军第5军军部工作,现居四川达州。年参加缅北滇西大反攻的松山战役、龙陵战役,调入战车防御营,负责攻击日军在松山的地堡。年调任青年军师担任特务连排长一职,直至抗战胜利。

胡学孝(-),原中国驻印军新6军新22师66团3营11连4排少尉排长,现居四川达州。年应征入伍,年3月作为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兵败后绕道野人山,“历尽万难”返回国内。年由昆明飞赴印度兰姆加受训,编入新六军。年参加湘西会战,与日军拼刺刀肉搏,战斗异常惨烈。

梁利(-),原中国驻印军新1军新38师团2营6连炮兵,现居广东阳江。年抽丁入伍,经贵州到云南,体检合格后飞抵印度,编入中国驻印军。在印度蓝姆伽训练约3个月,后参加滇西缅北反攻作战,使用60炮,与日军第18师团作战。抗战胜利后开赴广州接受日军投降。

罗奎(-),原国民革命军第57军军医处战地救护兵,现居四川达州。年义丁入伍,年参与豫中会战灵宝战役,亲眼所见国军将士伤亡八、九千人,尸堆如山。后随部队调回云贵,方得休整,至抗战胜利后返乡务农。

吴作稳(-),原国民革命军第62军师团机枪手,现居广东云浮。年应征入伍,年参加衡阳保卫战,在谭子山与日军激烈交火,“枪管都打得发烫”,在衡阳西站激战数日数夜,饥困交加,部队死伤惨烈。抗战胜利时开赴越南、台湾接受日军投降。大哥亦于抗战期间战死,“他没有回来……”。

谭杏芳(-),原国民革命军暂2军暂8师战士。年抓丁入伍,随部队步行至韶关,坐火车到长沙,参加第四次长沙保卫战、衡阳保卫战,抗战胜利后滞留江西,至年方返乡。谭老家境贫苦,至今仍在劳作,每日制作竹签收入仅几元钱,另有高龄补贴,由务农的儿子供养。

王行钧(-),原国民革命军第93军10师30团2营5连1排上等兵,现居四川泸州。年2月拉丁入伍,参加桂柳会战,曾多次与日军肉搏,“拼死几个够本”。在桂林北部的大榕江战役中,与日军拼刺刀,“干翻一个日本兵,又被两个日本兵围住”,胸口被刺,医院。

陈培南(-),原国民革命军第64军师团战士,现居广东茂名。年抓丁入伍,曾做过运输兵、通信兵,年随部队转战广西,参加桂柳会战,在蒙圩战斗中小腿负伤,亦曾作为副团长卫兵,在前线“全军覆没”(老人语)时调往火线抗敌。抗战胜利时赴广西、越南接受日军投降。

蓝金新(-),原国民革命军第64军师战士,现居广东阳江。年由同乡带领投军,经高州至广西柳州,编入64军师任步兵,使用79式步枪,曾在广西参加桂柳会战,但具体地名已难以记忆。现与老伴双双中风,由小儿子在家务农照顾。

郑义(-),原国民革命军第64军辎重连战士,现居广东云浮。年入伍,编入轴重连,负责军需运输。曾驻扎于肇庆七星岩指挥部,肇庆沦陷后,搬运军用物资入山,“干苦力,(相比作战部队)能吃饱饭”。后跟随部队入桂,抗战胜利后返乡。18年前曾捡到一名女婴,已抚养成人,供其完成学业,目前有女儿一人照料。

黄海(-),原罗云师管区补充营3连1排上士班长,现居广东云浮。年顶替二哥抽丁入伍,年奉命镇守肇庆,阻击沿西江进犯广西桂林、柳州的日军,组织敢死队夜袭日军,毙敌3人。后遭日军反扑,部队伤亡惨重。此后负责保卫云浮县城,年任地方抗日自卫队特务队长,抗战胜利后返家务农。

陈华仲(-),原国民革命军第18军55师团战士,现居重庆武隆。年被抓丁入伍,乘兵舰出川抗日,年参加长沙保卫战,年参加湘西会战,于湖南宝庆迎击日寇,后在桃花江向日军进攻,所部被围,牺牲惨重,腿部受伤医院,伤医院(第六教养院)。

赞赏

长按







































北京哪能治疗白癜风
白癜风医院咨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dechenga.com/ldcjd/1722.html